浙江温州养老服务业如何叫好又叫座
发布时间: 2022-11-18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老龄人口基数大,且增长迅速,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看,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1.6亿,占总人口13.26%。从我市看,“十二五”末纯老龄人家庭人口已达20.53万人,占全市老龄人口的17.1%,空巢化程度居全省最高,预计到2020年,温州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155.6万人。

  养老服务业是人口老龄化所催生的产业,随着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广阔的市场前景令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根据《温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公布的数据,截至“十二五”尾声,温州市共有养老机构451家,其中民办281家,占62%以上;全市共有养老床位57105张,其中护理型床位20433张;平均每百名老龄人拥有床位数4.3张,在院老年人数达39871名。

  然而,养老服务业的实际发展却喜忧参半。数据表明,国内一些公办养老机构入住率高达90%,而民办的入住率仅为50%,我市一些民办养老机构的入住率仅为48.3%,存在“叫好不好座”的情况。

  那么,如何实现养老服务业“既叫好又叫座”呢?笔者认为,不妨从破除“三个瓶颈”入手:一是瞄准“需求侧”,破除养老服务功能错配瓶颈。目前,一些养老机构服务模式单一,仅以日常生活照料为主,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不能满足养老服务项目个性化需求,且一些民办养老机构服务功能错配,设施陈旧、卫生状况差、管理服务水平不高,这样的养老服务机构怎么可能“叫座”?因此,必须要对标养老服务需求状况,提高养老机构建设标准,配齐配全各类养老服务设施,补齐养老床位不足和服务功能不全的短板,切实提升养老机构管理服务水平。

  二是瞄准“供给侧”,破除城乡养老服务业不均衡发展瓶颈。目前,我市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且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山区养老机构的床位远低于国家标准,如瑞安市高楼镇每百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仅2.4张。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强化服务,严格落实养老扶持政策,突破民办养老机构融资困境,督促养老机构把扶持资金用在“刀刃”上,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公办及公办民营养老机构也要发挥兜底保障作用,为社会提供一定量的平价养老床位,有效降低养老负担。

  三是瞄准“政策端”,破除医养深度融合政策瓶颈。群众对养老服务需求迫切,对解决老年人看病就医问题非常关注。要满足在院老年人的驻点医疗需求,实现医养护深度融合,就要制定医养结合工作方案,出台家庭病床服务制度,开展医养结合改革试点,在一些养老服务中心利用医务室实现门诊直接刷医保卡结算,解决以往养老服务“只提供养老、不提供医疗”的问题。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