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近两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投入9.7亿
发布时间: 2022-11-18


  保障老龄人合法权益,推动老龄事业发展,我省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记者昨日获悉,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老龄人权益保障法》和《河南省老龄人权益保障条例》(“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社会保障体系

  截至2018年底,我省60岁以上老龄人口1606万,占常住人口的16.7%,80岁以上的高龄老龄人口约240万。面对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我省积极宣传实施“一法一条例”,推进养老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和老龄工作体系建设,落实老龄人优待政策,促进老龄人参与社会发展,维护老龄人合法权益,取得明显成效。

  养老保险金额稳步提高并及时足额发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62.26万人,月均养老金3499元,实现“四连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634.03万人,月均养老金2768元,实现“十五连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领取养老金人数1422.45万,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最初的每月60元提高到103元。

  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全省已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等四重医疗保障制度,并向老龄人政策倾斜。同时特困老龄人基本生活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提高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和低保标准,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不低于每月274元和166元,城乡特困人员每年基本生活标准分别达8112元、5018元。全面落实80岁以上老龄人高龄津贴制度,对80~89、90~99、100岁以上老龄人分别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50元、100元和300元的标准发放高龄津贴。

  投入9.7亿元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2018年以来,省级投入9.7亿元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推进智慧养老,打造“15分钟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建成社区老龄人日间照料中心2300多个。

  医养融合发展方面,截至2018年底,全省建成医养结合机构296家,与养老机构建立协作服务关系的医疗机构1621家。建成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中心等专业机构131家,287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设了老年病科,占49.4%。

  农村养老服务方面,全省先后投入13亿元,对农村敬老院实施安全、清洁、温暖、文化、医疗康复“五项工程”提升改造,支持建设农村幸福院8000多家。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