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春宽城,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全面提升百姓福祉
发布时间: 2022-11-18


  据统计,宽城区目前户籍人口38.7万,流动人口2.6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7.0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数的18%,呈现出老龄人口基数大、增速快、寿龄高、空巢多、社会养老压力大等特点,老龄化已成为宽城区养老服务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如何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应对人口老龄化也成为宽城区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民生问题。

  面对严峻的养老形势,宽城区政府坚持“转方式、补短板、兜底线”,以居家养老为突破口,采用政府引领、部门协调、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等措施,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模式多元发展,基本形成“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养老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有力推动了全区养老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强化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提升精准服务质量。记者走进团山街道长山社区的康乐之家老年服务中心,这里洁净明亮,三五成群的老年人有的在下棋,有的在打牌,还有的坐在按摩椅上按摩,不能在此活动的老年人,每天都有专职服务人员到家中走访,上门为老年人理发、送餐、代缴水电费等。同时,空巢老年人家中还安装了电子保姆,并定制二维码服务,实现服务的精准化。

  近年来,宽城区为解决老年服务方式问题,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化模式,优化居家养老服务资源,整合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先后投入资金400多万元,打造长盛、庆丰、百菊路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2家,指导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落实服务项目,增加服务功能,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保健、精神慰藉、紧急援助等多项服务项目。其中,长盛社区居家服务中心开通了96622服务热线,为老年人服务已达上万人次;幸福里康护之家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已达3500人次;长山社区康乐之家开展的“3·6”健康指导日活动及为老年人定制二维码服务,得到社会认可和推广。

  强化政府购买服务手段,提升社会参与力度。近年来,宽城区政府坚持政府购买服务与满足老龄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相结合,与培育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相结合,连续为特殊老龄人群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特别是去年,全区引入了7家社会组织,为特困人员、失独家庭老年人、城市低保家庭中的重度残疾老年人、优抚对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等10类老年群体,购买家政服务、助行服务、助洁服务等12项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此外,依托长春市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由老龄人自行选择服务项目,社会组织上门进行服务,老年人满意度和幸福感持续提升。

  强化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安全保障标准。目前,宽城区共有养老机构有34家,床位5435张,入住老年人2230人,其中半失能和失能老年人共计1185人,占入住人数的53%。为提高入住老年人生活质量,宽城区连续三年开展服务质量整治专项行动,按照“五查五改、对标达标”要求,着力解决养老机构“运营、服务、管理、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服务质量有较大提升。同时,委托专家或联合公安、消防、食品等相关部门,对养老机构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和消除,协助养老机构解决安全隐患800余件,为入住老年人创造了平安、幸福的养老环境。

  强化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提升专业服务水平。解决养老服务发展的关键是专业养老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截至目前,宽城区养老机构管理人员62人,护理人员421人,工作人员105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3人,存在文化水平较低的问题。为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全区每年拿出近10万元的培训费用,委托专业机构,对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进行护理技能培训,提升护理水平。此外,全区还要求养老机构在新录用养老从业人员时,必须进行岗前培训,不合格不能上岗,确保入住老年人的幸福指数不能降低。

  强化养老项目规范推进,提升市场运营功能。2019年,宽城区依托长春市养老服务PPP项目,引入长发养老服务集团,成立全市首个标准化的“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中医康复、娱乐活动等各项服务,接待老年人已达20000余人次。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餐厅等建设项目也逐一落地。同时,发挥幸福里和佐佑2家龙头企业辐射作用,为周围老龄人提供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受到广大百姓的认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