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让老年人安享幸福生活,金昌市构建养老服务综合体系综述
发布时间: 2022-11-18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金昌市现有老龄人口8.3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7.8%。老龄人口呈现基数大、增速快及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特征,养老供需矛盾突出。

  近年来,金昌构建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综合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城市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互助老年人幸福院建设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积极创新医养融合发展,养老服务质量逐年提高,老龄人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梦想正一步步实现。

  居家养老,线上线下无缝对接

  “你好,这里是12349服务热线,请问您有什么需要?”

  “你好,中午麻烦给龙泉花园11栋送餐,今天腿疼……”

  日前,金川区富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通过“12349”热线为老年人服务,接听老年人电话。核实老年人姓名和地址无误后,工作人员与辖区昌丰里日间照料中心联系,为老年人预备可口的饭菜并送餐上门。

  上午11时许,老年人们陆续来到昌丰里日间照料中心用餐。这天中午,日间照料中心准备了臊子面、米饭、豆角炒肉和酸菜粉条。居民陆爷爷说:“主食想吃米或者面都行,还有2份菜,一共才5块钱,不但管饱,而且清淡软和,适合我们老龄人口味。”

  昌丰里日间照料中心负责人杨馥羽告诉记者,中心为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还可以上门送餐。“中心的饭菜尽量满足老年人们的需求,少盐少油,相对软烂。老年人们来的次数多了,我们会根据他们各自的饮食习惯调整,不爱吃肉的就多打点素菜,口味重的就多来点有味道的……尽量保证老年人们吃得可口、舒心。”

  金昌大力推进养老服务网站、养老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和服务中心、数据中心、管理中心、应用中心、支撑中心“一网一系统五中心”建设,形成了以“12349”服务热线、网站、手机APP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为载体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老龄人及其子女、亲朋通过这些方式,就可以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平台发出助医助浴、配餐送餐、家政保洁等需求信息。中心根据客户需求向加盟企业派单,收到指令的加盟商立即指定服务人员在规定时间内上门服务。线上管理和线下服务、老龄人需求和服务供给实现了无缝衔接,让老龄人享受到质优价廉、内容丰富、便捷周到的养老服务。

  社区养老,生活舒适又惬意

  在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新粮地村互助老年人幸福院,70岁的鲜治生老年人正和几位村民玩牌。妻子李银花则和伙伴们唱歌跳舞……此时距离午饭时间还有近一个小时,村里60岁以上老年人陆续来到互助老年人幸福院,聊天、下棋、打牌、看书。11时30分,午饭时间到了,老年人们相互搀扶着,说笑着到餐厅吃午饭。

  “我一般早上9点多就来了,唱歌、跳舞、说快板、打扑克,啥都想玩。大家凑在一起玩一玩,说一说,心情特别舒畅。中午就在互助老年人院吃饭,每天不重样,不用自己动手做饭,就能吃得饱吃得好,别提多惬意了!”李银花笑着说。

  新粮地村老年协会会长甄世学告诉记者,每天来互助老年人幸福院吃饭的老年人有18位左右,中午一般是大米饭和炒菜,下午臊子面,一天两顿饭只收5元钱。院内有日间休息室、健身康复室、休闲娱乐室、图书阅览室和餐饮室,配备休息椅10张、休闲棋牌桌12张,配套了象棋、麻将、扑克等娱乐用品,还配有热水器、饮水机和高清网络数字电视机等,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身保健、文体娱乐等服务,使老龄人在休闲的同时,满足精神上的需求。

  截至目前,金昌市通过扩建闲置学校及办公用房,以选址新建等方式,累计建设农村互助老年人幸福院110所,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9所,可满足老龄人生活照料、膳食供应、保健康复、文化娱乐和精神慰藉等照料服务需求,努力为老龄人打造设施完善、管理规范、活动丰富、环境良好、快乐温馨的养老居所。为确保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规范有序和可持续运行,金昌市为每个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互助老年人幸福院配备1至2名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每年最少列支3万元的补助运行经费。

  机构养老,敬老院里笑声多

  秋日,阳光正好,永昌县朱王堡镇清河敬老院里,87岁的尚翠英老年人在助老员的搀扶下走出爱德楼,和其他几位老年人一起晒太阳。“自从搬进了敬老院,每一天都过得特别自在,吃得好,穿得好,服务得好,也没人和我生气,每个月还发牙膏、牙刷、手纸……”敬老院目前居住着113位60岁以上老年人,其中53名是和尚翠英一样的特困人员,他们吃住在这里,不花一分钱。

  清河敬老院是全省第一家采用“公助民建民营”方式,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建设的集养老护理、疗养健身、医疗康复、文化学习、休闲娱乐、精神慰藉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机构。可满足永昌县朱王堡、水源两镇及武威市凉州区、民勤县邻近乡镇老年人们的多层次需求。“老年人们吃的菜是我们自己种的,吃的鸡肉、羊肉是我们养的。”敬老院负责人张祯说,为了让老年人吃得舒心,敬老院里种着黄瓜、西红柿、玉米、小麦和土豆等作物。为丰富老年人们的精神生活,院里还置办了乐器和行头,创办了清河民间艺术团。

  金昌市现有公办社会福利院2所、敬老院3所,民办养老机构2所。近两年投资1600万元建设了金昌市社会福利院养老服务二期项目,提升了福利机构的养老服务水平,实现了特困供养老年人“应保尽保、愿进全进”的目标。

  医养结合,让老有所养有质量

  养老,最受关注的一环就是医疗,“医养结合”是破解养老难题的重要途径。

  日前,彭淑华老年人的子女带着蛋糕来到金昌市八冶康颐养老康复中心医养公寓,为母亲庆祝80岁寿辰。“他们都争着让我回去住,但跟儿女住在一起,吃饭、睡觉都不按时。住在这每天按时吃饭、睡觉、做手指操、下象棋、唱歌、写书法……过得特别充实,最主要的是看病方便。”

  走进彭淑华的房间,天蓝色的窗帘,粉色的床单没有一丝褶皱。透过落地窗向外望去,小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各色花朵竞相盛开。医养公寓配置专业的医生、康复师、营养师、护士、护理员,并将医疗护理与生活护理相结合,给予老年人健康咨询、康复治疗、生活照护、营养膳食等全方位贴心服务。

  “刚来的时候身体不好,住了十多天院,护士每天送我去医院输液,全程有护士或者邻居房间的老年人陪着,输完液护士再用轮椅把我推回来。有个头疼脑热,专业医生随时上门看病。”彭淑华说,在这里,老龄人看病特别方便。

  八冶康颐养老康复中心是一所大型综合性“医养结合”全程化、全方位持续照护的现代化医养社区,建立了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医院、残疾人康复医院、介护中心、老年大学、养老公寓、居家养老住宅等,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老龄人居家生活、养老养生、医疗康复、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精神关怀等多种服务需求。

  此外,清河敬老院还依托域内优质医疗资源组建了医养康复中心,根据老年人身体特征,开办了康复科、疼痛科、内科、中西医结合科等科室,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快速便捷医疗服务,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