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整合资源建设载体——我省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发布时间: 2022-11-18


  为有效满足农村老龄人的服务需求,我省有效整合政府各部门政策、资金和项目资源,形成了以县市社会福利院、乡镇福利中心、村级养老大院和互助养老站点为载体的城乡互动、功能互补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管理水平。

  今年68岁身有残疾的赵喜林老年人居住在农安县农安镇社会福利中心,过去每到周五洗澡的日子,都要请护理员帮忙,他也经常因此而烦心。而自从10月,省民政厅送来移动式助浴床、助浴椅等设备后,解决了老年人的洗澡难题。

  有这个设备,都给我们推到这里,洗可方便了。哪个礼拜我都洗一遍,清爽多了,多洗一会身上松快多了。

  “2019年起,省民政厅启动实施农村养老服务“助浴”项目,决定用3年时间彻底解决农村养老机构入住老龄人洗浴难问题。”

  农安县农安镇社会福利中心的助浴服务给老年人的幸福加码,而在松原市宁江区伯都乡杨家村老年托养所里,老年人们更是过的怡然自得。托管中心负责人张春玲告诉记者,白天的时候,几乎看不到老年人的身影,到时间他们会回来吃、回来住。

  “老年人在这块儿吧挺方便的,儿女省的惦念,吃的喝的方面都不用愁。”

  松原市开展“老年托养所”农村养老模式以来,托养所全部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老年人只需缴纳成本费便可入住。“老年托养所”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度高,实现了农村养老不离村。松原市民政局副局长邢彦奇:

  “探索了一条养老大院+老年协会+集中托养+志愿者+信息网络平台,五位一体的农村养老、居家养老的服务模式。这种形式,主要是为了满足空巢,高龄和失能半失能农村老年人养老离家不离村的服务愿望。“”

  近年来,我省探索灵活多样的互助式养老方式,除“老年托养所”外,还积极建立“养老服务大院+老年协会”服务模式。同时,自去年起,我省启动实施了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3年改造计划,拟将全省现有的478个农村福利中心整合为400个左右,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张弛:

  “提升改造资金得到了有效整合,基础设施更完善,整体的服务能力增强,老龄人生活水平更高了,最关键就是安全隐患得到了彻底的消除。”

  记者手记:我省整合农村扶持政策,将养老服务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美丽乡村建设有效衔接,采取“政府支持、部门帮扶、村上自筹、社会捐助”相结合的办法筹集建设资金。同时在运营方式上,支持委托管理、合作经营等方式,实施社会化改革,部分机构还同步实现了公建民营与医养结合。这些措施,既有效提升了福利中心服务水平,又减轻了政府持续投入的财政压力,最终让越来越多的农村老年人过上后顾无忧的老年生活。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