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版“老有所依”!支持“子女护理照料假”鼓励养老床位进家庭
发布时间: 2022-11-18


  截至2018年底,杭州市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174.44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2.53%。

  居家养老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涉及95%老龄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面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严峻挑战,杭州正在推动居家养老立法,解决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10月29日,杭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举行,会议审议了《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草案)》修改稿(以下简称草案修改稿)。其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看点?记者帮你一一划重点。

  鼓励用人单位支持子女护理照料假

  草案修改稿提出,杭州市将探索建立子女护理照料假制度。在老龄人患病住院治疗期间,鼓励用人单位支持其子女进行护理照料。

  此前,草案修改稿规定了子女护理照料假的天数,但在此次审议中,杭州市人大常委会认为,对于用人单位,建议采用提倡或鼓励方式支持,员工也要在调整好交接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照护护理住院治疗或在家治疗的老年人。

  鼓励养老床位进家庭享受与机构同等补贴政策

  在家中享受到比肩养老院的服务,已经不是高龄和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奢望。前不久,上城区推出了全省首个“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服务新模式。

  现在,这一模式也被写入了草案修改稿。

  杭州将支持养老机构或者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设置家庭养老床位。家庭养老床位及其所服务的老龄人,视同机构养老床位及其所服务的老龄人,享受与机构养老床位及其所服务的老龄人同等补贴政策。

  同时,建立健全家庭养老床位服务与机构养老床位服务之间有序互转的评估、运行和监管机制。

  居家养老服务用房不得设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居家养老,重在离家近。

  草案修改稿提出,新建住宅小区应当按照每百户(不足百户的按照百户计,下同)建筑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每处不少于300平方米集中配套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用房,与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

  已建成住宅小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用房按照居家养老服务圈内每百户建筑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每处不少于200平方米集中配置;未达到配置标准的,政府应当通过购置、置换、租赁、新(改、扩)建等方式,在本条例施行后两年内配置到位。

  居家养老服务用房,要设置在建筑低层部分,不得设在地下室、半地下室。二层以上的用房应配套电梯或者无障碍坡道。

  高龄和失能失智老年人享受免费居家养老服务

  具有杭州户籍并居住在杭州的老年人,将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包括:

  80至89周岁老龄人每月不少于3小时价值的免费居家养老服务;90周岁以上老龄人每月不少于6小时价值的免费居家养老服务;

  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支出型贫困基本生活救助家庭中的重度失能失智、中度失能失智的老龄人享受一定时间的免费居家养老服务,其中重度失能失智老龄人每月不少于52小时,中度失能失智老龄人每月不少于38小时;

  80周岁以上老龄人享有高龄津贴;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60周岁以上老龄人享有定期免费体检;60周岁以上特殊困难老龄人由政府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国家、省和市规定的其他居家养老服务。

  这些居家养老服务由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提供。服务项目可由服务对象自由选择,超出服务价值部分的费用自行负担。

  鼓励医疗机构提供家庭病床服务

  为了让老年人在家也能得到良好的医养照护,草案修改稿提出,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各类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机构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形式参与家庭病床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要提高康复、护理床位占比,根据服务需求增设老年临终关怀床位。

  对于居家老龄人,特别是高龄、特殊困难老龄人,医疗机构要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用药指导、预约就诊、急诊急救以及上门诊疗、护理和家庭病床服务,服务费用按照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