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新区翠云街道探索创新社区养老服务,推进“老有所养”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2-11-18


  如何满足辖区居民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新期待,实现老龄人个性化,深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怎样以实际行动,向群众交出一份有温度的“答卷”?记者了解到,两江新区翠云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切实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

  翠云街道现有常住人口4.3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超过7000,占总人口比重已经超过16%,已远超联合国10%的比例标准。

  针对这种情况,翠云街道先后成立了翠云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翠渝路社区养老服务站、福安社区养老服务站,采用“政府机关+社会组织+互联网”+“托老服务+助残服务+社会工作”的“3+3”模式,以“公建民营”管理形式,深入探索“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服务理念,不断促进服务升级,持续推进社区养老和助残服务创新,成为两江新区首个“养老服务社区全覆盖”的街道。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翠云街道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忘为民服务初心,践行惠民使命,紧密结合民生改善实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翠云街道党工委书记谭于讲到。

  自2018年以来,翠云街道启动了“暖心夕阳,关爱服务”项目,对32户特殊困难群众开展结对帮扶、上门服务;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设了深受群众喜爱的长者互助食堂。食堂辐射街道辖区4个社区7000余位长者,极大地方便了那些高龄、独居、病残、困难以及部分有就餐需求的老年人,凡70岁以下的老年人一餐花7元钱、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一餐只需花5元钱,就能吃到一荤两素一汤的爱心餐,既卫生又营养。此外,还可以专门为出行不方便的老年人送餐上门、暖心到家。

  “现在好了,顿顿午饭都是热乎饭。”社区居民吴国英经常到中心参加活动,以往活动后回到家和老伴图方便省力,填饱肚子就好,也不讲究营养。现在5元钱便能吃上丰富的爱心营养午餐,还天天不重样。在中心,所有菜品都切实做到留样备查,吴阿姨无不开心地说:“街道想得太周到啦!现在我们在这里吃得暖心、吃得放心、吃得开心哟”。

  “暖心夕阳,关爱服务”这个项目,还包含了医疗、家政、物业等服务,“我们为社区的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助洁、助浴服务,像洗头、洗澡、剪指甲等等。对于老年人们完全免费,这也是翠云街道购买服务的一部分。”百龄帮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小伶说。

  除此之外,街道各个养老服务站(中心)还为老年人们提供爱心理发、免费体检、开展免费健康知识讲座,开设音乐课、绘画课、手工课等,不断丰富老年人们的精神生活。

  正如翠云街道党工委书记谭于所说,“养老服务中心,是服务居民的窗口、联系群众的纽带、素质提升的阵地。”

  ——这绝不是一句空话。今年,翠云街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增加了包括“老年人文化大讲堂、失智症早期干预、心之港湾心理咨询室、年代Talking秀—生命的故事”在内的几项服务,与长者互助食堂相辅相成,形成了社区居家养老长服务的丰富“菜单”。

  养老服务的菜单让辖区群众满意吗?记者在随后的走访中进一步了解到,2019年以来,翠云街道养老服务站点(中心)日均接待量达到760人次,累计开展老年大学课程活动500余堂次,举办各类讲座100余次,重要节日庆祝活动60余场次,爱心敲门服务1500余次……还成立了特色鲜明的老年文体活动队伍:如翠渝路社区老年大学柔力球队、福安社区老年大学快板队、翠云中心老年大学连箫队等,极大地满足了老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据了解,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翠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进一步聚焦群众关心的养老服务热点,积极应对增长迅速、层次多元的老年服务需求,基本形成“党工委领导、办事处主导、专业化运营、多元化联动”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逐步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工作体系,促进社区养老高质量发展。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