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市发布居家养老送餐服务规范
发布时间: 2022-11-18


  日前,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惠州市公共服务地方标准《居家养老送餐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这是该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举措之一,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工程之一。

  据介绍,《规范》标准范围覆盖了养老送餐服务的全过程,满足了养老送餐服务的要求和需要,符合我市养老送餐服务的实际需求。该地方标准涉及多方面内容和环节,标准内容以该市基本公共服务政策为依据,结合该市养老送餐服务运作的实际情况,从基本要求、烹饪和卫生要求、包装标识和配送要求、服务监督、评价和改进等层面,对我市养老送餐的服务进行了规范。

  服务人员上岗前应取得健康合格证明

  《规范》指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应取得相关行政法律法规要求的资质,生产服务场所应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应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并建立完善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应建立采购管理制度,应保留采购进货的原始凭证,采购的食品容器、食品加工用具、食品添加剂、洗涤剂、消毒剂等应符合相关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采购蔬菜等散装农副食品及鱼类等鲜活产品应保证质量。应建立服务对象评估制度,评估内容包括服务对象的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情绪行为等。应对每个服务对象进行评估并建立送餐信息档案,信息档案内容包括服务对象的身体状况、饮食禁忌、饭菜口味需求等。

  《规范》要求,服务人员上岗前应取得健康合格证明,每年应进行健康检查。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服务人员应经过上岗培训,熟悉送餐服务的基本技能,达到相应的岗位要求。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服务礼仪规范。

  应采用具备保温功能食品级不锈钢餐具

  针对餐具和标识,《规范》要求送餐所用餐具应使用安全无害的食品接触材料制品,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要求。餐具有污染、破损、变形等情况应及时更换。餐具应保持清洁,防止食品的污染,每餐使用前的餐具应有严格的清洗消毒,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要求。餐具应能在正常的配送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食品的安全性和食品品质,宜采用具备保温功能的食品级不锈钢餐具。

  《规范》指出,餐具标识应根据对服务对象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估结果进行分类管理,分类宜采用颜色识别,采用淡绿色、黄色、橙色、棕红色代表身体自理能力的强弱程度,每个餐具应有标识信息,标识内容应包括服务对象姓名、性别、年龄、地址、联系方式、健康状况、饭菜要求等。餐具标识信息应粘合牢固、字体清晰、方便识别。

  厨房应有防虫、防蝇、防蟑螂和防鼠害的措施。烹饪操作和卫生要求应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规定。

  送餐应有必要保温保护措施

  《规范》强调,送餐人员应核对餐具标识信息,检查送餐对象的餐具标识信息是否与所盛饭菜一致。送餐过程中应有必要的保温保护措施,避免阳光暴晒、雨淋、剧烈撞击、食品暴露和散落等,防止食品受到不良影响,不得与有毒、有害或有异味的物品一同运输。应确保按规定的就餐时间送达预定好的配餐,未能按时送达时,应及时告知服务对象。

  送达后应与服务对象或家属核对标识信息。服务过程中,送餐人员应礼貌大方、热情主动、耐心周到,对服务对象提出的问题应耐心细致解答。送餐人员送餐时需注意观察服务对象的行为举止、神情是否有异样,应礼貌与老年人交谈,询问近况等,并填写送餐服务登记表。送餐结束后应收回上次使用的餐具,送回厨房备餐间,应将收回的餐具及时清洗消毒,定位存放,保持清洁。一次性餐具不得重复使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