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重拳,让肆无忌惮的老年代步车“止步刹车”
发布时间: 2022-11-18


  最近一段时间,我市接连发生了两起涉及老年代步车的车辆相撞事故,造成车辆起火、司机受伤的严重后果。而就在不到两个月前,我市也曾发生过因老年代步车驾驶员操作不当失控撞人,造成11人不同程度受伤的事故。仅仅一个夏天,“疯狂”的老年代步车就让不少市民心生忌惮。生命安全无小事,社会大众关于规范管理老年代步车的呼声早已存在多年,一次次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也不该只是作为警示案例,何时让肆无忌惮的老年代步车“止步刹车”,需要有关管理力量早日加以明确。

  通过市场调查不难看出,各种三轮、四轮的老年代步车,其本质就是电动机车,有些在外形和功能上甚至与普通电动汽车十分相近。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生产技术和类别界定标准,这些轻巧便利、价格便宜、无需驾照、不用上牌的老年代步车,就在不知不觉间获得众多推崇,不仅成为个人出行工具,有的还被改装成商用运输车辆,频频亮相城市街头。再反观那些任性而为的老年代步车驾驶员,不仅没有经过正规的驾考培训,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律法规意识,更不乏“老年人”“交通弱势群体”“没人敢撞”的不良心态作祟的影响。

  在外部管理和自我约束同步缺失的情况下,这些安全性能参差不齐、驾驶员素质亟待提升、交通隐患尤为突出的老年代步车已经对交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据统计,近五年全国发生低速电动车交通事故83万起,造成1.8万人死亡、18.6万人受伤。如若对老年代步车疏于管理的情况得不到有效改善,恐怕伤亡数字还将继续增长。

  其实,从去年到现在,几个国家部委都已针对以老年代步车为代表的低速电动车乱象,通过意见通知的形式加以管理干预。包括对生产销售企业进行整顿清理、出台落实国家强制标准、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等举措,都要求地方政府加快推进治理步伐。但就包括我市在内的一些城市的实际情况而言,在国家标准和有关法规正式落地之前,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监管不到位、查处力度不足、配合意愿不强的问题。这也给本地执行层面提出要求,等待相关行业标准和监管办法明了之前,不妨结合本地实际拿出一些配套管理举措。例如通过地方立法明确老年代步车的机动车属性、加大上路管理力度、增强安全行驶宣传教育、规范产品生产销售渠道等,都可以作为有益尝试。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