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聚焦解决老年人看病“痛点”
发布时间: 2022-11-18


  着力推动医务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增加选派高素质门诊服务人员,为老年人主动、热情、靠前服务,对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辅检、陪检服务,协助老年人使用自助设备进行预约、挂号、缴费等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作为重点保障病种,通过家庭医生签约为老年慢性病患者建立长期基本用药保障计划,提供稳定、持续的用药保障

  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各二三级医疗机构适当延长取药天数

  简化老年患者代取药手续,采取医院内登记双方身份证信息等方式,杜绝要求老年患者或家属开具任何代取药证明现象,让患者少跑路

  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签约老年人预约诊疗,开展老年人健康相关知识讲座

  “这里的服务人员都特别好,我每次来不管是挂号还是交费他们都帮忙,服务态度也很热情,非常感谢他们。”昨天,在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来自建工新村小区的居民段大爷告诉记者。段大爷的便利就医感受,得益于滨海新区配合全市部署开展的“老年人就医服务月”活动。

  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区卫生系统全力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聚焦老年人看病就医的难点、痛点和堵点,开展以“为民服务解难题”为主题的“老年人就医服务月”活动,集中采取综合措施,使就诊流程更加合理、规范,老年人就医更加便捷,切实增强老年患者就诊获得感。同时,公布各医疗机构院长值班电话,老年人在就医过程中如遇困难可拨打电话。

  现场:添加便民设施配备服务人员

  记者在该医院现场看到,医院在预约窗口醒目位置张贴了“老年人就医服务月”门诊健康讲堂课程安排,门诊大厅的咨询台摆放了轮椅等便民设施,穿着粉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正在自助挂号机处帮助老年患者挂号。

  该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李章一介绍,自从开展“老年人就医服务月”活动以来,该医院切实从老年人就医便利的角度出发,在二楼保留了人工窗口,在高峰时段还会增加应急人工窗口,以方便老年人挂号和交费。医院一楼大厅还设立了预约窗口,可接受人工预约和电话预约。而为了方便老年人使用自助机,在高峰时段,每三台自助机至少配备一位服务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帮助。医院还在门诊大厅服务台和其他显著位置摆放了就医指南等资料,提供详细就医资讯。为减少老年人往返医院的次数,对于病情比较稳定的肾病、尿毒症等老年慢性病患者,适当延长取药天数。医院还简化诊疗流程,对同一科室内转诊的患者,由工作人员协助进行内部转诊,无需重复挂号。同时,组织党员在医院周边社区举办讲座,就老年病、养生保健、就医流程等内容进行宣讲,取得良好效果。

  举措:多举措规范就诊流程

  在治疗费用方面,新区各公立卫生机构对60岁以上老年患者减半收取普通门诊诊察费(中医辨证论治),降低老年患者就医负担。

  在服务方面,新区各医疗卫生机构着力推动医务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增加选派高素质门诊服务人员,为老年人主动、热情、靠前服务,对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辅检、陪检服务,协助老年人使用自助设备进行预约、挂号、缴费等。探索独立设置老年人自助机具区域,发挥医务志愿者和社工作用,积极动员行政、后勤等人员力量,在高峰诊疗时段内,每3台机具至少安排一名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对老年重症住院患者,在其住院检查期间,医护人员全程陪检;对老年普通住院患者,则根据实际安排医辅人员进行陪检,保障患者医疗安全。同时,还在使用自助设备且设备设置充足、运行正常的情况下,为老年患者保留并增加部分人工服务窗口,在挂号、交费、取药、检查检验等满足老年人就医需求。在中午门诊停诊时间内,保证窗口人员齐备,服务功能完善,及时解决患者相关问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还将简化老年患者代取药手续,采取医院内登记双方身份证信息等方式,杜绝要求老年患者或家属开具任何代取药证明现象,让患者少跑路。

  在用药方面,新区切实保障药品供应,方便患者用药。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各二三级医疗机构适当延长取药天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作为重点保障病种,通过家庭医生签约为老年慢性病患者建立长期基本用药保障计划,提供稳定、持续的用药保障。对于病情稳定的老年慢性病签约患者,通过预约诊疗服务,适当延长取药天数,避免老年慢病患者1月内多次往返取药。

  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新区推动社区联动,服务关口前移。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由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老年人提供健康评估、个人和家庭健康教育、健康咨询与指导、疾病筛查、慢性病连续管理、转诊跟踪、社区康复等综合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为签约老年人预约诊疗,预约时段享受优先就诊,强化签约履约,保障签约老年人就医取药。

  同时,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老年人健康相关知识讲座,在增加老年人健康知识的同时,反复宣传本医疗机构就医流程,培养老年患者良好的就医习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