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住养老社区,怎么解决?
发布时间: 2022-11-18

  今天我们聊一聊中国的养老产业,大家知道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国家和政府非常重视养老产业。

  近年来不断地出台文件,你像2013年,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业务发展的意见,2016年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而且再加上刚刚发布的就是2019年4月,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这三份文件都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

  可以讲头一份文件,启动了养老服务行业,最后一份提出了鼓励各地,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养老服务设施等方向,所以这就宣布我们中国的养老行业,那是全面的提速很多人感到振奋是吧。

  各个部门各个地区都在加速布局,养老领的政策降低门槛简化审批流程,强化补贴提供税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但是我们也得承认,目前显而易见的现象是什么?

  就是养老产业在发展,可是遇到了一个瓶颈,那就是我们中国老年人的支付能力,你服务提供得再多老百姓买不起这也不行,也就是现在我们老人收入水平,相比于养老机构服务的价格不匹配。

  所以我们说真正的是支付能力,造成了中国现在养老产业发展的问题,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北京,北京的养老金水平可能是全国都最高的了。

  2018年统计北京离退休老人,每月人均能领取3456元的养老金,中位数也是差不多3300元,如果你继续工作,然后还有一些其他的补贴。什么企业年金子女补贴,房屋收入等所有收入加在一起,大概每个老人北京是4395元,中位数是3833元,那么只有10%的老年人,每月收入能在8000元以上,这是收入水平。

  可是你看看北京市养老服务价格,我们以北京市所有的养老机构,对这个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收费为例,平均而言作为事业单位的公立机构,每月就要收取3700元,民办的非企业收费4500元,完全盈利式的企业化运作的养老机构,那就收到每月9800元。

  这远远高于北京老人的收入情况,而且我们知道,能在高端机构消费的老人是少数,大多数的老人有这种护理照护的刚性需求,但未必有能力购买,你看北京市民非养老机构数量非常多。

  有调查显示2017年北京居民非养老机构,对能够自理的老人每月收取是2727元,半自理老人要达到3196元,失能老人要达到3926元,这也远远的超过了,北京老人的养老金水平。

  所以现在整个养老产业,十分看重什么,看重政府能不能提供,提高老年群体支付能力,和购买服务意愿的政策。

  包括什么?包括我们说过的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是吧也包括什么国家医养结合的试点等等,都在2016年启动了。

  在那之前养老你只能靠自费是吧,长期护理保险就能够为那些,住进养老机构的失能老人,你每月至少提供上千元的资金,也能够支付一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费用。

  所以我们看到从2016年开始有15个城市,包括什么浙江的嘉兴,宁波,江苏徐州,河北巨鹿,山东全省,江苏无锡等都在进行护理保险试点。

  现在两年过去了到了2019年了,最近国家医保局曾有人是说,未来3到5年要把政策推向全国,这就意味着2019年起,将会有更多的提高老人支付能力的,这种政策和制度出台。

  这对养老服务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好事情,所以我觉得如果养老支付能力不提升,那么对养老产业的发展就会形成瓶颈。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