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中国或将成立养老司
发布时间: 2022-11-18


  老龄化程度严重

  2019年1月21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老龄人口数据;当月26日,中国研究机构再发布《老年健康蓝皮书》讲述中国养老问题目前陷入的困境。这让养老这一话题瞬时成为舆论关注热点。
  国际上通常的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按照上述标准,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国家之一。
  而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21日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亿人,比2007年增加了接近1亿人,占总人口的17.9%,比上一年增加了0.6个百分点,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7亿人,占总人口的11.9%。
  此前,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建军曾预测,到2050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4.87亿,占总人口的34.9%,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比例双双达到峰值。

  可能设立养老司

  从上述数据来看,中国老龄化现状日趋严重。而为了应对老龄化挑战,中国日前传出要设立养老司。
  早在2018年3月,中国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民政部等国务院组成部门迎来大规模整合和重组。此后在2018年9月和11月,“中国机构编制网”先后公布了多个部委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三定”方案)。
  不过,民政部的“三定”方案却一直未曾出炉。而最近的种种迹象显示,民政部“三定”方案或已正式获得批准。
  2019年,中国民政工作视频会议于1月初在北京召开。据《中国社会报》1月15日报道,民政部部长黄树贤在会议上介绍新的民政部“三定”方案时表示,在国家总体上不增加机构编制的情况下,中央批准民政部单独设立养老服务司、儿童福利司、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
  民政部主管的《中国社会报》还透露,民政部人事司负责人在学习2019年全国民政工作视频会议时表示,近期将重点组织做好《民政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落实。
  上海澎湃新闻也报道称,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高晓兵1月14日在一个公开场合透露,在机构改革中职责调整的民政部新的“三定”规定已出炉。
  另外在《中国社会报》1月22日的报道中,甘肃省民政厅表示,将参照民政部新的“三定”方案,提出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整优化建议。
  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等机构的官网上,《侨报》记者发现了《民政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一文,文中显示,民政部获批设立养老服务司等13个内设机构。而在2018年9月,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也提到和民政部在老龄工作上的分工。该规定指出,设立老龄健康司,“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老龄化的政策措施。组织拟订医养结合的政策、标准和规范,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
  上述规定还明确,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拟订应对人口老龄化、医养结合政策措施,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承担老年疾病防治、老年人医疗照护、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关怀服务等老年健康工作。民政部负责统筹推进、督促指导、监督管理养老服务工作,拟订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法规、政策、标准并组织实施,承担老年人福利和特殊困难老年人救助工作。
  不过从目前的公开报道来看,民政部“三定”方案尚未正式公布。民政部新闻办也曾在回应上海界面新闻问询时表示,民政部“三定”方案文件目前还未官宣,希望外界以官宣为准,至于什么时候公布目前还没有接到通知。

  年轻一代赡养负担重

  “家里就我一个孩子,就算现在还没遇到父母生病的问题,但也很担心将来无法照顾。”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周祥今年已经30岁,他已开始感受到赡养父母的压力。
  由于此前中国实施的“独生子女计划”,目前“70后”“80后”“90后”一代,大部分都面临夫妻要承担4个老人的赡养问题。
  按照周祥对未来的规划,将来父母老了只能接到北京和自己一起住,但是对于老一辈人来说,他们会觉得很不方便,也更愿意待在内蒙古的老家。这种两难的选择使得周祥意识到,父母的养老问题应该提上日程开始规划。

  周祥的困境并非个例。

  中国社科院人口所近期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预测,随着1950年代出生高峰队列陆续超出劳动年龄,老年抚养比将在2060年之前一直保持上升状态,并在2028年左右超过少儿抚养比。抚养比即非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抚养比越高,意味着劳动力的抚养负担就越严重。
  1月26日,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会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表示,老年健康服务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可以说是“挑战大、问题多”。
  并且,“在人口老龄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老年人口‘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迅速增加,这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还是机遇。”刘远立说。
  至于如何能健康养老,1月26日由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等在北京共同发布了的《老年健康蓝皮书:中国老年健康研究报告(2018)》中提出,要发展养老产业。
  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中国或将成立养老司
  万寿阳光老年公寓举办活动现场(图片:老年公寓院长闫子瀚提供)

  亟需发展养老产业

  《老年健康蓝皮书》报告显示,与“边富边老”和“先富后老”的发达国家不同,中国在刚迈入老龄化社会时处于“未富先老”状态。所以专家表示,实现和推进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是中国应对老龄化高速发展态势的必由之路。蓝皮书认为,出台更多失智、失能半失能老人等医疗养老服务优待政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2017年,中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5.5万个,比2016年增长10.6%;其中,中国养老服务机构2.93万个,各类养老床位合计744.8万张。但即便这样,中国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仍有较大的缺口——养老机构床位数供给远小于需求,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闫子瀚是北京市海淀区万寿阳光老年公寓的院长,他认为,成立养老司也好,蓝皮书提到出台养老扶持建议也罢,都是目前亟需的。
  当前,万寿阳光老年公寓共长期照料71位老人,平均年龄80岁以上。但是,仍有许多问题待解决。比如,老年公寓的推广、市场化问题等等。
  “如果成立养老司,应该会专人专管,对我们来说是利好消息。而且对养老产业扶持力度加大,这是我们非常需要的。”闫子瀚对《侨报》表示。
  刘远立认为,目前中国中度和轻度失能老人95%靠家庭人员照顾,得到专业化人员照顾的比例不到百分之一,照顾部分失能老人成为一些家庭越来越大的经济负担。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中国亟须开拓一条健康老龄化的养老路径。让养老产业专业化起来。“我们现在还有机会,但机会在哪儿,有一点是年轻老龄化。”刘远立认为,“目前60至69岁的老人占了六成以上,所以这时候得想办法,不仅让病残长者得到照顾,同样要让所有的活力长者继续保持健康。”所以,开拓“年轻老人”养老市场也是以后需要发展的方向。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