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下的养老新攻略
发布时间: 2022-11-18


  在日本,你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出租车司机多数是七八十岁的老人。
  即使是夏天,他们也会穿着制服迎接你,看到行李会主动下车帮忙搬运,车内永远保持着整洁。遇到不熟悉的目的地,还会拿出地图和放大镜帮你仔细查找,丝毫没有不耐烦之意。
  在我国,人们退休后大多会选择享受养老生活,大妈跳跳广场舞,大爷下下军棋,即使退休返聘也不会选择太辛劳的工作。
  那日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1、超级老龄国连年轻人都为养老担忧

  寿命越来越长,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日本已是“超级老龄化”国家。
  目前,日本70岁以上人口达261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0.7%,首次突破两成,65岁以上老年人3557万人,占整体的28.1%,同样创历史新高。(数据来源:日本总务省截至2018-09-15)
  面对衣食住行各项开支,年事已高的老年人依旧坚守岗位在日本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开公交车、在停车场做指挥、在商场里摆货……活跃在各行各业的老年人屡见不鲜。2017年,日本老年人就业人数达到807万人,已连续14年增加。(数据来源:日本总务省)
  在这样的国情下,即使是年轻人,对自己未来的养老也十分担忧。
  NHK纪实节目《纪实72小时》中,有一集叫做“在代金券店抓到的幸福”,人们以低于票面价格的金额购买各种代金券使用,虽然折扣力度并不大,但捷运票、百货商店券、咖啡券等等应有尽有。
  在便利店工作的年轻男子(28岁)也来购买代金券,他说:“像我这种年纪,年金的支付年龄还会不断上升,现在即使是1日元也想要省下来”。

  2、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美国新闻工作者、作家泰德·菲什曼在《当世界又老又穷》一书中表示,人口老龄化绝不是孤立问题。
  一个国家老龄化的速度越快,对源源不断跨越国境而来的商品、工作和人力的需求越迫切。人力富裕而缺少资金的年轻国家必须调整自己,以满足资金富裕而缺少人力的老龄化国家的需要。而老龄化使人群在全球移动,从而造成全球老龄化。
  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人口预计将达到21亿,超过从人类诞生到20世纪20年代的世界人口总和。(数据来源:联合国)
  在韩国,韩剧中一掷千金的财团阔气老太太只是极少数,更多的还是在菜市场里售卖紫菜包饭、在路边炒辣年糕的老奶奶。
  在年轻的时候,韩国老人在子女身上花费过高,以至于他们并没有为自己存下足够多的钱。而由于韩国社会近年来贫富差距增大,不少子女也无法承担这一工作,因此将老人推向贫困的境地。
  德国是欧洲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2009年时,大约有230万的德国人需要护理,而这一数字在2030年将增至330万人左右。为此,德国政府拟立法改善护理人员待遇应对老龄化。(数据来源:德国联邦统计局)
  即使发达如美国,老龄化也是绕不开的话题。预计到2030年,美国65岁以上老人将占总人口的20%左右。(数据来源:美国统计局)

  3、我国正加速建设养老第三支柱

  老龄化,我国也正在经历。
  2017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国际标准占比为7%)。预计到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占比将达34.9%。(数据来源:全国老龄办)
  中国人一直在说“养儿防老”,然而对于80、90后来说,在本该“三十而立”的年纪,对赡养父母却感到有无比的压力。在“养儿难防老”、“储蓄不够养老”的现状下,个人通过投资的方式尽早为自己准备养老本或是一个有效的养老解决办法。
  从我国目前的养老体系来看,除了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企(职)业年金,建设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显而易见。
  所幸,公募基金为我们考虑到了这一养老烦恼,正式推出创新品种——养老目标基金,专门针对养老投资需求,力争通过科学的资产配置创造稳健的养老投资回报。
  目前,第一批养老目标基金已进入良好运作,第二批陆续上线,第三批也已获批,我们的养老投资选择将越来越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