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嘉峪关市推进健康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2-03-22

养老问题关乎每一个人。近年来,甘肃省嘉峪关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市情,积极创新,探索形成“机制保障、康养引领、居家基础、社区依托、机构补充、城乡统筹、市场运营、信息支撑”的养老服务模式,全市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机制保障,构建养老服务工作格局。市委、市政府把养老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15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高站位谋划布局,高质量推动落实。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和《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实施办法》等“1+13”政策制度,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机制。

康养引领,把牢养老服务发展方向。推动康养医养深度融合,实现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全覆盖,康乐寿医护养老院获评“甘肃省首批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全市4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开通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提供预防、保健、治疗、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六位一体”“五保障四优先”的健康管理服务。推广家庭签约医生健康服务机制,实施阿尔茨海默病干预计划。健全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筑牢养老保障防线。

居家基础,夯实养老服务事业根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人性化、亲情式养老服务,分类别为老年人提供每月50—800元服务补贴,累计发放补贴资金9205余万元。63个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网点覆盖全市城乡社区镇村,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医疗、文化娱乐、亲情陪护、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精准、便捷、高效的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

社区依托,拓展养老服务空间外延。整合31个城市社区综合服务场所,建设功能完善的养老服务阵地——日间照料中心。创建社区“幸福苑”示范点和互助养老“时间银行”品牌试点工作,城乡社区养老设施覆盖率100%。基层老年协会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结合“三社联动”开展敬老志愿活动,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机构补充,织密养老服务保障网络。建设了市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农村中心敬老院“三院联建”以及康乐寿医护养老院、人民社区幸福苑等项目,累计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全市现有养老机构9家,设置床位717张,累计拨付建设运营补贴742.9万元,投入福彩公益金、慈善救助金1000余万元用于支持养老机构发展。

城乡统筹,破解养老服务发展瓶颈。参照城市“爱心午餐”补助标准,为农村老年人配送爱心食品,75岁以上老年人享受服务率100%。建设“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情”的孝老饭庄,打造老人愿意来、留得住、有获得感、幸福感的精神家园,相关做法被“学习强国”等媒体宣传推介。织紧织密服务网络,设置镇村理发服务点、食品配送点、嵌入式幸福苑,“家门口养老”让农村老年人幸福满满。

市场运营,激发养老服务消费活力。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领域,实行“政府补贴+孝善基金+个人自付”服务购买方式,制定了12类160元到3800元不等的包月服务套餐,满足了老年人个性化需求,形成个人付费购买养老服务的市场机制,激发老年群体消费活力。

智慧养老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