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辰敬老院院长事迹
发布时间: 2022-03-17

    走进拱辰街道敬老院,老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他们的好女儿,这位老人们口中的好女儿,就是福利中心的院长董兰英。

    20105月担任敬老院院长以来,她带领全体工作人员,坚持以人为本、情系老人,建立健全了敬老院一整套规章制度,以替天下儿女尽孝道,为老人解忧难,为党和政府解分忧,为老人提供亲情式服务,使老人感受到家庭班般的温暖为宗旨,为老人们创造了安度晚年的良好环境。

    院长常说:要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路是走出来的,成绩是干出来的,经验是平时积累出来的。这是我刚来到福利中心院长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话。她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见证着。

    敬老院现有180多位老人。人一老各种各样的毛病都会冒出来,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不少。 为了让这些老人都能过上幸福快乐的晚年,她尽力满足老人们的要求,做他们的孝顺女儿。

    五年来,她细心照顾着中心里每一位老人,从开始的几个人到现在的187位老人。在这187位老人中有完全卧床的、有老年痴呆的,老人们体弱多病,可她不嫌脏不嫌累,对有病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总是细致的亲自常年护理他们。在她的记事本里记着每位老人的生日,每逢老人过生日,她就会告诉厨房给老人煮上一碗手擀的长寿面涡上两个鸡蛋亲自端到老人手里,遇上八十岁以上的老人生日,她还特意为老人加餐与院民共同祝贺生日,真正让老人们感受到了这个特别大家庭的温暖。为了把院务管理好,她创新管理模式,选举产生了以院民为主的院务管理委员会,参与敬老院的日常管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根据院民自身的身体状况,建立了安全保卫组、环境卫生组、蔬菜生产组、生活互助等小组,真正以制度管人,以爱心服人。

    姜老师78岁是五十中学退休的一位老教师,他没有结过婚,无儿无女,没有亲戚朋友,老人住进中心四年多,院长把他当做自己的父亲精心照料着,老人只要有需求,那怕只是一条腰带、一双袜子、一盒烟院长都要抽时间出去给老人买回来。姜老师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刚进院时他几乎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和任何人交流,院长平日里注意观察老人,发现姜老师喜欢看棋谱,她便从院里找来了几位喜欢下棋的大爷,拿谈论棋谱去接触姜老师,慢慢的姜老师从谈论棋谱到开始和老人们下象棋了,看到姜老师的变化院长笑了。

    姜老师非常固执,从他住进敬老院,每年五十中学都有一次体检,每到这天学校办公室的肖主任总要亲自到中心接姜老师,可每次不管谁劝他就是不走出敬老院大门,他总说自己没事不用检查。这一下儿就是四年零七个月,姜老师没走出敬老院半步,他把这儿当成了自己的家,他把院长当成了自己的女儿,他哪儿都不想去。2015年刚刚转过年儿来,院长发现姜老师脸色不是太好,还经常感觉肩胛骨疼痛,院长劝说姜老师想陪他去医院检查检查,但他总是推辞,说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原来在学校也总是这样,贴些膏药就行了。院长放心不下,每天去姜老师房间看望他,院里有医务室,每天医生护士要给每位老人查体做好记录,院长每天都要查看每位老人每天身体有无变化,当她看到给姜老师查房的记录里体重日渐减轻时,院长心疼不已。通过多次和老人交谈劝说,最后蒋老师终于答应了去医院检查,院长亲自陪老人到了协和医院进行全面检查,跑上跑下的为老人张罗着,医生都以为院长是老人的女儿,一同看病人都羡慕姜老师有这样一个对自己上心的闺女。院长陪着蒋老师经过几次检查最后确诊已是肺癌晚期,院长很是难过,后悔没能早点说服老人去检查。院长拿着结果在从医院回来的路上,心情沉重极了,因为医生已经告诉院长姜老师没有多长时间了,从那一刻起院长心里就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做了,她要让姜老师的有生之年想吃什么、想用什么她只要能做到的他都都要满足他,让他不带着任何遗憾走,从姜老师饮食起居到排泄,从外面的冷暖到老人的心里变化,无一不牵动着院长的心。老人在院长的照顾下,精神状态逐渐好转,经常到院子里和其他人进行互动,好似没有生病一样。姜老师跟别的老人说;自己苦了大半生,没想到临了临了老天会送给他这么好的一个女儿,他想活着,为了自己的女儿要好好活着,有这么好的女儿我已经知足了!

    76岁的倪凤琴老人,没儿没女,也没有收入,住敬老院前,老人患有直肠癌和其它老年病,使她长期卧床面容显得十分憔悴;自从住进敬老院院长为老人添置了新衣服和所有床上用品,护理员每天为老人擦洗,不厌其烦。天冷了,院长见她衣服单薄,又去为老人买来棉衣棉裤。院里为老人买了一辆轮椅,每天推着老人出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经过护理员的精心照料,老人的下身竟然一天一天的好起来了,不仅能坐上轮椅,还能扶着助行器站起来挪动,老人流着眼泪感激地说:多亏我来了敬老院,多亏你们的精心照顾,不嫌脏不嫌累,让我重新又站了起来,给了我第二次生存的希望,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你们真比自己的儿女还要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