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明年全面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发布时间: 2022-03-17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逾133万,广州已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日益严峻的老龄化也让养老的压力更加沉重。然而,大多数广州人期盼“养老不离家”,加上养老机构床位紧缺的现实,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成为了妥善解决广州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


      6日,广州市政府召开全市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工作视频会议,副市长贡儿珍强调了推进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工作的重要性。记者获悉:明年起,广州将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将全力推动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有效整合社区养老资源,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合资合作等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运作。据了解,到2015年年底,将实现全市1万名老年人以上的街镇建有居家养老管理系统综合服务中心,每个街镇都有1个以上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部、日间托老机构、老年餐厅的目标。


      A、不合格星光老年之家或被整合


      不少社区养老资源因其分割零散、规模较小、运营成本偏高、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也备受诟病。以星光老年之家为例,就有部分社区级星光老年之家由于管理不到位、不及时,缺乏有效的活动组织,存在信息不全、闲置关闭、场地挤占、服务项目单一(只有棋牌)、自行收费等问题,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甚至被指“沦为麻将馆”。


      对此,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有效整合社区养老机构、星光老年之家等为老人服务的场地设施、人力和服务资源,将社区照料和医疗护理、家政服务、志愿服务、公益慈善服务有机结合,发挥最大效益。那些未发挥其应有功能的星光老年之家将被重新定位,譬如改变场地使用方式,合并重复功能等,力求与其他养老服务进行有效整合。


      该负责人表示,这种整合并非地理位置的整合,而是功能的整合,由民政部门牵头,让各街道负主体责任,将这些为老服务中重复的、单一的部分进行整合,形式上可根据不同区、街老人的需求而定。


      B、2020年建成10分钟社区养老圈


      除了有效整合资源,让老人更便捷享受养老服务则是另一重大目标。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到2020年,广州打造“10分钟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圈”,所谓的“10分钟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圈”,目的是让老年人在社区能够充分享受全方位的社区养老服务,“步行10分钟的范围内就可以享受 一站式 和 到户式 服务。”社区还会为为家庭失能老人的亲属提供“喘息”服务,即由专门护工上门服务,让亲属可以喘一口气。


      那么,如何打造这个“服务圈”?该负责人解释称,日前正在推进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是基础,让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优先纳入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基础事项。据了解,目前全市提供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的人员约1000人,未来社区的网格员也将承担巡视、探访、宣传等职责,加大对困难老年家庭日常巡访、政策宣传和服务转介,推动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便民化服务。


      此外,街镇居家养老管理系统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也是明年的重头戏。到2015年,实现1万名老年人以上的街镇建有居家养老管理系统综合服务中心,每个街镇有1个以上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部、日间托老机构、老年餐厅。


      C、单纯托养将变为“医养结合”


      老龄化程度越来越深,高龄化趋势愈发明显,这也就意味着失能老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对于医疗救助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医养结合”的呼声也越发强烈。


      将原来碎片化、单一功能的托养服务转变为全方位、链条式、社工化、多功能的“医养结合”服务,成为了广州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探索的一个新模式。在这方面,白云区走出了一条新路,社区通过“场地合一”、“法人合一”、“管理合一”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的专业服务。


      白云区同和街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中心便是“场地合一”的典型。每天上午9时许,家住广州市同和街的陈伟民老人就会坐着电动轮椅来到这里,在助老员的帮助下做康复训练。十几年前的一场车祸让他颈椎严重受伤,只能靠轮椅度日。“中午在这里吃饭、午休,下午女儿下班了我就回家。”陈伯告诉记者,相比于离家去住养老院,他更喜欢到这里来,“离家不远,还可以见老友,很开心。”


      同和街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部是白云区首家日间托老公益机构,这里的日托中心有40张床位,由专业的护工公司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照料长者的起居,并为如陈伯这样的患病长者提供专业的医疗康复服务。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