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养老服务业发展引导基金在苏设立
发布时间: 2022-03-17

  苏州日报讯(实习生朱碧莲 记者雪冰)全国首个养老服务业发展引导基金在苏设立,首期规模5000万元。7月28日,《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出台,到2020年,全市养老机构床位达每千名老人45张,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50%以上、社会力量举办或经营的养老床位数占比达70%以上;社区、村均建有日间照料中心或托老所,60%以上的城市社区和有条件的农村社区建有老年人的康复场所,形成覆盖城乡、兼顾贫富、事业与产业协调互补的养老服务发展新格局。

  《意见》要求公办养老机构要发挥为城乡五保老人、低收入、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的托底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积极稳妥地把专门面向社会提供经营性服务的公办养老机构转制成为企业,政府通过运营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公建民营机构发展。社会力量举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公办养老机构享有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床位数在200张、500张和1000张以上的养老服务机构,其投资项目可分别列入县、市和省级服务业重点项目,优先给予用地保障。加大财政补贴奖励力度,鼓励在苏大专院校培养和培训老年服务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营养调配、心理咨询等各类养老服务人才,形成从大专到博士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以助学、奖学、委托培养等多种方式吸引各类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社会办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企业在技术职称评定、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与公办养老机构享受同等待遇。

  据市老龄办主任刘贵祥介绍,今后,要进一步放开民营养老机构的定价机制,鼓励海外品牌养老服务机构来苏开展业务,加快“虚拟养老院”模式的推广应用和市级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扩大管理服务供给的覆盖范围,鼓励养老服务企业进入居家生活、医疗保健、紧急救助、文化娱乐、法律援助等养老服务业新门类;鼓励国内外研究机构在苏州设立以健康、养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专门研究机构,推动中国传统医学、现代自然医学等研究成果在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推广应用。

  “我市还将依托初步形成的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推动养老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应用,构建涵盖研发、生产、物流、交易、服务等内容的新型养老产业体系。”刘贵祥说,张家港市、太仓市、昆山市等地将建养老服务产品研发制造基地,高新区将建养老服务产品集中展示与交易中心,苏州工业园区将建老年生活体验和养老服务业人才培训基地。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