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以人为本构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发布时间: 2022-03-17

      随着社会老龄化不断加剧,特别是高龄、独居、空巢和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目前养老中的难题。根据调查,昆山市老年人口15万余人,95%以上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管理系统,为应对这一难题,昆山推出了新型养老模式——构建家门口的养老乐园,将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全面推开,搭建亲情化、人性化、多样化的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平台,提供生活照料、膳食供应、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医疗检查等日间服务。

  (一)合理规划布点,建立服务覆盖网络

  一是调研摸底服务需求。2011年全市摸底统计各村居分年龄段老年人口数情况,特别是调研全市万人社区和500位老人以上社区对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需求情况。二是合理规划布点设施。2012-2013年在调研的基础上着手编制《昆山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在对近中远期老年人口预测的基础上,进行了全市覆盖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施的布点,至十二五末,全市要建成80家日间照料中心。三是推进实事工程建设。2012-2014年连续三年将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列为实事工程,全面推进设施建设,形成覆盖全市的服务网络,目前昆山共建成69家,在建8家,已为全市2000多名高龄、独居空巢老人提供助餐送餐等日间照料服务。

  (二)完善运营规范,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组建三级组织架构。按照“以块为主、分级管理”的原则,市级建立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区镇建立居家养老管理系统管理中心,村居建立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中心(站),通过三级组织将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工作的政策、目标、任务及措施落实到位,各日间照料中心作为服务载体,将养老服务惠及到每位老年人。二是建立组织建设规范。《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昆政规〔2012〕8号)落实了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的政府补贴标准;《关于印发昆山市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组织标准化建设基本规范(暂行)》(昆民〔2012〕68号),对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及设置提出了标准和规范。三是完善运行管理办法。2013年5月由民政局、财政局、卫生局联合发文《关于印发昆山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管理考评办法(试行)的通知》,对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管理制度、项目建设、服务内容、运营成效等方面进行考评,进一步规范日间照料中心运行管理,形成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水平。

  (三)结合因地制宜,推出多元配餐模式

  一是以中央厨房配送为中心,统一规范管理。高新区建成10家日间照料中心,统一招标设计建设,统一规范运营管理,采取中央厨房集中配送。全区配餐服务依托玉山福利院配餐中心统一配送,每周征求老人用餐意见,特别定制保温送餐车,确保老人能及时吃到热饭热菜。高新区老年人口比较集中,统一规范管理和配送饭菜,不但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解决了“银发小饭桌”经营维艰的问题,还减少了食品卫生等安全隐患。二是以路线规划为片区,送餐上门全覆盖。淀山湖镇高龄老年人口突出,农村老年人居住分散,而年轻人多在城镇工作,独居、空巢、失能老年人用餐特别成问题。为解决老年人这一实际困难,全镇建立统一配餐覆盖机制,根据路线规划分四个片区,建成4个日间照料中心,提供送餐上门服务,目前全镇85周岁以上老年人的配餐送餐服务实现了全覆盖。这一模式既解决了全镇高龄、独居空巢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又送去了嘘寒问暖的关怀。三是以增设助餐点为平台,解决用餐需求。周庄镇共建2家日间照料中心,由于全镇土地面积不大,根据镇区、农村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在老年人的集中地全功路社区和云南村各建成1个较规模的日间照料中心。以两个点为中心,以增设助餐点服务平台,辐射到周边村居,提供集中用餐和送餐上门服务形式,解决了老年人实际需求。

  (四)整合有效资源,丰富养老服务内涵

  一是依托社区服务功能。依托社区生活服务体系和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日间照料中心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紧急援助、精神慰藉等4大类服务,积极拓展个性化多元化创新服务。周庄镇日间照料中心整合医院及社区医疗资源提供人性化的上门体检服务;高新区朝阳日间照料中心与医院合作,提供专业医生入驻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诊疗服务;周市镇日间照料中心组织社区志愿者结队服务,为所有中心老人安装“爱心门铃”。二是引进社会力量参与。采取招投标、公益创股、委托运营等方式,实现日间照料中心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花桥徐公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由昆山市壹方公益发展中心运营管理,成效明显,有专业社工和团队,每周实施“乐龄日”项目,每天组织多样化文化娱乐活动。通过公益创股引进昆山市心源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为花桥街道所辖3家日间照料中心的老人提供多样化需求服务,开展各类专业活动。社会力量的引进,不断丰富了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内涵,提升了养老服务能力。三是拓展老年精神关爱项目。各日间照料中心开展文化娱乐、心理咨询、疾病康复等项目活动,及时疏导老年人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碍。实施“快乐晚年精神关爱”行动,通过寿星茶话会,手工技能培训、回头看等形式提升老年人自我心理调节机制,彰显老年人的生命价值,着力提升了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指数。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