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养老机构调查仅三成在城区
发布时间: 2022-03-17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对北京56家养老机构及老年人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于昨日公布了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到2012年年底,北京养老机构的床位缺口是5.5万张。

 

  2012年底养老床位缺口5.5万张

  调查显示,北京养老机构供给量与市场需求量有差距,床位有缺口。

  近年来,北京市各类养老机构发展迅速,床位数快速增长。根据调查结果,预计2013年底达到8.7万张,每百名老人拥有床位3.1张,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依照《北京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2010-2020年)》,到2020年养老床位力争达到18万张。

  但同期对北京1200名60岁以上城乡居民的调查显示,8.8%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条件允许会考虑到养老机构养老。据此估算,2012年起至2020年,大约会有23万-33万老年人存在机构养老的需求。就潜在的市场需求和实际供应量看,养老机构床位数仍有一定数量的缺口。

  北京市统计局表示,按“百名老人5张床位”的国际标准计算,北京市在2012年年底的养老机构床位缺口是5.5万张。政府应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力度,规划建设不同档次、不同区域位置的养老机构,增加养老床位,满足老年人入住需求。

  仅三成养老机构分布在城区

  除数量不足外,北京的养老机构还存在城乡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调查显示,仅三成多的养老机构在城区,其余分布在远郊区县。但入住情况截然相反,城镇老人有意向去机构养老的比例高于农村老人4.6个百分点,城区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高于郊区22.9个百分点。

  此外,调查还发现,市区部分养老机构因收费合理、管理到位、各方面条件较好,目前入住非常困难,常常是几百上千人在后面排队等候入住,等待时间长达数月至数年;而在远郊区县,养老院床位却相对比较宽松,床位空置率高。

  【关键词·收费】 城区养老院月均3300元

  调查显示,养老机构因地理位置、老人身体状况及机构性质不同,收费标准不一。

  截至2013年上半年,从地理位置分,城六区养老机构月均收费为3300元,远郊区月均收费为1800元,城区收费高于远郊。调查的56家养老机构中,收费标准最高的为7000元/月。

  尽管如此,依然有六成机构资金紧张,发展困难。调查的单位中,60.7%的机构表示资金紧张或短缺,正常运营困难或只能勉强维持运营。从资金来源看,48.2%的机构资金主要来源为“经营收入”,33.9%为“财政拨款”, 17.9%为“自筹资金”,其中“自筹资金”中63.6%为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各占18.2%。资金短缺成为目前困扰养老机构发展乃至生存的首要问题。

  同时,这些单位2012年平均工资为3.9万元/年,比同期全市职工平均工资(6.3万元)低2.4万元/年。

  【关键词·服务】 “饮食”“医护”满意度低

  调查显示,养老机构总体工作良好,在“服务态度”、“居住环境”、“收费标准”方面满意度相对较高,而“日常饮食”和“医疗护理”满意度则相对较低,说明在为老人服务方面依然存在着问题。

  其中,医疗方面,医疗设备短缺、药品种类少、内设医务室没有纳入医保范围。调查显示,56家养老机构中仅一半有医护人员,有医务室的比例更少。日常生活方面,饮食花样单调、营养不均衡、食堂卫生做不到定期消毒;文体娱乐活动组织得少,体育健身配套设施不全;内部没有小超市或小卖部,院内环境卫生差。

  北京市统计局建议,应积极推进居家养老管理系统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帮助老人安度晚年。这种养老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现有养老机构床位数量短缺等问题,满足和实现绝大多数老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和就近养老的愿望。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