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
发布时间: 2022-03-17


吉政发〔2012〕4号


各市 (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 (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发挥养老服务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根据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1-2015)》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就加快推进我省养老服务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 “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强化政策引导,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建立与我省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统筹城乡的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使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政府认真履行规划指导、政策扶持、监督管理等职责,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

       2.坚持因地制宜与统筹发展相结合。立足实际,科学制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规划,整合各类资源,优化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养老事业全面科学发展。

       3.坚持突出重点与适度普惠相结合。在重点保障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为老服务范围,推动养老服务业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4.坚持居家养老管理系统与社会养老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着力巩固家庭养老地位,促进代际和谐。多举措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探索并实行具有吉林特色的养老模式。

     (三)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城市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农村覆盖60%以上;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站和农村养老大院建设,日间照料服务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半数以上的农村社区;完善城乡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扶持发展民办养老机构,达到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0张。到 “十二五”末,基本建立起以居家养老管理系统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体系。

       二、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巩固和发展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

       1.建立健全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网络。建立覆盖县 (市、区)、乡镇 (街道)和社区 (村)三级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网络,城市街道和社区实现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网络全覆盖;80%以上的乡 (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加快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全面掌握老年人及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等信息,推进信息平台与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实体的有效连接,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

       2.大力完善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保障体系。引导吸收社会各种服务资源和经济实体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有效聚合功能区域内的服务资源,重点开展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形成体现居家养老管理系统特点、需求与服务对接、各类服务资源配置相对完整的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保障体系,使居家老年人遇到的实际困难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生活和医疗服务得到基本保障。

       3.加强特殊群体的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针对高龄、独居、失能等特殊老年群体的特点和需求,采取低偿和有偿服务的方式,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家庭陪护、基本生活照料、特殊护理、紧急援助等服务。同时,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探索建立特殊养老群体分级分类服务办法,满足其多样性的服务需求。

       4.探索老年宜居社区建设。不断改善老年人基本居住条件,实物配租应优先面向已经登记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老年人家庭。在老年人集中居住的城区住宅开发建设中,要充分考虑老年人居住、上下楼和出行等方面的需求。同时,结合城镇化建设和商品住宅开发,探索建设一批规模适度、功能齐全,满足老年人集中居住的老年宜居社区。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