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降低养老服务门槛鼓励社会各方参与投资
发布时间: 2022-03-17


  本报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魏薇)记者从北京市民政局获悉:《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以及配套文件《关于加快本市养老机构建设的实施办法》日前正式出台。《意见》从全面履行政府为老服务责任的角度,四管齐下,施策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预计到2020年,北京机构养老床位达到16万张,有望达到每千名老年人40张。同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乡社区。

  文件对社会资本举办养老机构的建设支持和运营补贴、设立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投资引导基金、建设养老服务产业园区、支持养老服务业八大重点领域发展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其中,根据不同功能区、不同类型床位制定了具体的扶持措施,补贴标准比以前大幅度提高。

  两个文件的出台强化了政府责任,要从政策制定上撬动养老服务市场,扶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养老服务。同时,从以往侧重发展养老事业,转向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共同发展,从单纯保障城市“三无”、农村五保老年人,转向为全社会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发展方式上,政府也进行了转变,从直接办服务到重点购买服务、引导市场服务、激活社会服务;从单纯培育发展,向监管并重转变,统筹解决养老服务发展融资难、用地难、运营难和用人难等问题。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表示,新出台的两个文件起到了降低北京养老服务门槛的作用。“包括社会资本在内的各方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门槛降低了,会越来越爱干,不断成长规范且壮大起来,进入良性循环;同时,老百姓获取养老服务的门槛降低了,养老服务和产品将越来越合适方便丰富。”

  目前,北京市养老床位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其中,有近30万半自理、不能自理老年人的需求在养老机构床位总量上存在缺口的问题,也有因机构的护理康复能力不足造成2万—3万张床位空置的结构性问题。对此,李红兵表示,北京今后将加强公办民营的改革,提高公办福利机构的日常运营能力以及专业化水平。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