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建设前期企划须知
发布时间: 2022-03-17

一、前言
      拜医疗进步所赐,国人退休后平均仍拥有20年漫长岁月需要度过,许多高龄者都意识到老后的生活规划非常重要。虽然进住养老机构的观念已逐渐由坚决反对,转变成有条件接受,但不可讳言其接受程度的比率仍停留在3﹪左右。因养老机构乃是社会福利照护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有其存在必要性,如何能突破种种瓶颈因素,让高龄者能在接近居家的环境中继续受到照护生活,则有赖养老机构的运营服务是否能贴近真正「人性化」的机构;另,最近频传高龄者受虐、自残、杀人、防灾安全等上报事件,显示国内机构管理机制仍然脆弱。这些负面影响正在发酵,个人除了期望政府持续关注养老机构的「正常化」之外,莫再轻视高龄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重大影响。
      我们知道养老机构服务软件涉及专业层面极广,包括医疗、照护、康復、社工心理諮商、休閒娱乐、环境工学等知识。另外,机构的硬建建设更是属重资產投资,如何能软硬兼顾,从中取得平衡经营,极致发挥养老机构的平台功能,这也是现阶段有意投入养老產业业者,事前必须理解的课题。针对此议题,个人於日本留学及工作期间所参与累积的建筑经验与照护实务经验综合提出个人浅见,希望能提供更多想有意参与养老產业者的参考资讯。
二、建物、设备硬件等考量
      1、养老机构建筑指标--不论已建或正被计划兴建的养老机构,在建筑物完成后的建筑设备或维修管理等种种问题,都会回馈到建筑面设计原点与理想建筑方式等落差,进而修正改进问题点,以下则為概略述说其观念。
      (1)事前计划非常重要
养老机构,在长期照护体系中与长期照护机构的照护层面是属於综合体,设施设备涵盖较广,建物、设备整合难度较高,因此在计划时,必须事先对长期及短期入住者的居住功能和地区互动功能等採多功能用途计划。过去国内外有些的例子,均未能清楚设计定位未来发展计划,徒然在空地上建立一些硬件机构,导致在将来整个机构运营拓展及提升附加价值时出现困境,故希望在最初计划时,事前周详绵密的思考非常重要。
      (2)完善计划后需要有些充裕的时间
今后的养老机构非得朝向社区发展不可,為此必须对当地的养老机构需求先做一番调查,把调查结果正确研判后,作為养老机构计划之参考蓝图。再以此计划為基础经专家学者绵密策划会议后初步计划才能成形;不单是建筑计划,整体空间的利用方法,更要去考虑地区性民情等相关事宜。要建造完善完备的机构设施,有实务经验(曾经建设过养老机构)的建筑设计师之参与更是重要。
      (3)内部机能重於外在形式
      例如说,养老机构对外实施外展服务时,建物的机能大致需要共用部门(含用餐、洗衣、浴室等)与服务部门(医疗、康復部门)管与理部门(含走廊、玄关部门)。因此,必须优先重视各部门的机能性有效计划配置,注意以后的共用方式:包括那些大、小房间的使用频率及有效率的空间运用等方式。
       (4)越接近完工越要慎重,现场者督导的重要
      建造一间好的建筑物条件,是创办者和设计师与实际现场工事者叁者之间的良好合作默契结合,缺一不可。而其中,最后选择有信誉的建筑开发商之工作,要注意资金的运用,这一点对於创办者而言尤為重要,对日后机构营运而言也是有影响的,且在工程开工开始到完成工程期间,建筑师或工地主任在现场担任进度监督,同时要经常一同开会,掌控细节的协调性,严格追踪对工程进度状况,确认疑问点及要望事项等做全面沟通。 
      (5)维修整理事项不可忘
      建筑物的使用,保修业务是随时都要进行的,否则建筑物是会快速老化损坏,就会出现故障折损,為了尽量减低故障折损程度,平常谨慎定期的整修保养就非常重要的。
      2、建筑计划事前的检讨事项--前面所述的是养老机构从建筑计划到完工之间的基本观念,接下来想跟大家谈一些更具体的事项。例如新设或是已经开始动工的机构的民企或建筑开发商,在这些机构未来担任主管者之中,对於养老机构有关的经营性质、机构功能架构、无障碍空间规划、财务管理、营收方式、资金流通等等这些基本运营知识,事前需与设计者(建筑师)充分协商并检讨与理解,避免造成事后產生过大认知落差,故在新设的机构於营运之前必要先对以下的事项深入了解与充份检讨。
      (1)机构的经营母体(公司属性)的营运性质检讨。
      (2)机构的营运性质基本理念上,公益事业都必须理解是否是一个非营利性、公共性、永续性的组织团体。
      (3)欲设置之机构功能及设置营运基準,处理措施费用的结构,机构会计与会计制度的构成要领等事宜法令熟知。
      (4)机构之种类与收容现状及将来计划事宜,於计划新的机构时,设置场所与密切配合地方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经营者需与民政部密切讨论并得到其理解及协力。
      (5)理解与社区的关连性,对设立入住者养护型机构所提供的种类,居家服务,志工的协助等,必需得到当地住民的理解及协助,进而需要与当地现有之医疗关系机关等做深入的互相协助与支援。
      (6)机构的準备与成本费用的预估、财源的筹备等事宜协商,举凡建物的构造、规模、空气调节方式,给排水污处理方式选择,电梯的有无、建筑费用补助、厨房、桌椅、保管箱、床等设施设备数量决策之费用,总金额的核算,有无政策补助等的事前检讨非常重要。
      3、养老机构的建筑计划
      (1)计划的基本方针
      今后的养老机构,从集团生活的收容型场所,会慢慢会朝向社区型发展,与当地居民发生互相交流机会,成為社区的核心平台,可提供居民发展居家服务时的协助角色。所以在完善计划时,更前瞻性,提昇居民与机构互动的因素如能考虑放进,将有利日后运营顺利并开展社区服务。
      (2)充实机构的专门机能
      养老机构整体规划原则,需按自理、介助、介护机能等级分别独立建筑,中间以联廊串接,以利於管理资源的有效运用;机构的专门机能大致可区分成以下七部门:
      公共机能、医疗机能、管理机能等,应放在建筑楼层的首层或二层。
      专為银发族设计的生活空间,室内室外设计均為无障碍空间。
      每户设有紧急呼叫系统,提供全天候监控中心,随时提供紧急救援服务。
      24小时严密警卫,进出刷卡管理,确保居住安全。
      设有超市、书局、银行服务等商店区。
      设有体育馆、健身俱乐部、水疗池、游泳池等设施。
      第一种--生活(居住)机能空间
      生活机能空间是入住者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例如:房间、厕所、洗脸台、小会客室等空间,要求营造舒适、轻鬆的生活气氛,同时保有个人隐私。居住房间设计应考虑到如果入住者身体逐渐呈现机能下降、失智等情况时会產生孤独感,因此,应採用单人房同时可随时变换成双人房的设计,并尽可能设有阳臺。
      生活机能要求条件如下:
      要有安乐、舒适的空间,并营造家的感觉
      保护个人隐私
      使入住者能互相协助的空间
      身体机能低落的入住者也能广泛行动的空间
      高安全性
      家属朋友能自由来访、交流的空间
      第二种--管理机能空间
      机构的管理机能空间包括:办公室、会议室、仓库、职员休息室、职员沐浴室、简报室、值班室等。其中,与护士、护理员等在运营机能相结合部分也应纳入管理机能的空间。
      第叁种--医疗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