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出台
发布时间: 2022-03-17

      未来3年内,深圳将有100万老人,而深圳现有的养老床位不足4000张。去年重阳节,南都曾专题报道深圳面临的养老危机,一边是“拓荒牛”成批退休、老龄社会加速到来,一边是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七年未增、养老设施严重不足。

  舆论忧虑终有回应。昨日,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发布《深圳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20 11- 2020)》(下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市每百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将达到3张;社会投资养老设施的,在用地供应方式上可以采用协议出让免地价、产权归政府的方式。

  深圳规划70处机构养老设施

  目前,深圳市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046.74万人,人口平均年龄30岁左右,还属于比较年轻的城市。不过,各区、各街道老年人口统计显示,福田区、光明新区光明街道和大鹏新区南澳街道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过5.0%,罗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4.84%,已基本进入老龄化。而且,深圳“银发潮”特点明显,退休人员是一拨一拨地产生。上世纪80年代以来,当时的外来人口成批拥入深圳创业,然而经过30多年发展,当年的“拓荒牛”将逐步退休。同时,随子女南飞的养老队伍越来越大,加速了深圳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根据《深圳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预测,到2015年深圳户籍以及随迁老人将达到100万左右,人口老龄化趋势将会明显加快。

  目前,深圳的养老床位已经进入十分紧张的阶段。截至2011年底,深圳市千名常住老人床位数仅约为10张。近些年来,深圳市机构养老设施床位数的增加量仅为176.2床/年,远低于其他城市和全国平均水平,且均为民办设施增长量。

  本次《规划》共计规划了70处机构养老设施,共提供养老床位23400-24000张。其中现状改、扩建用地20处,共提供养老床位7000张;空地新建23处,共提供养老床位8300-8600张;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等27处,共提供养老床位8100-8400张。

  2020年每百名老人有三张养老床位

  按照《规划》中明确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到2015年,全市每百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将达到2张;建设市级养老院、护理院、失智老人护理院各1所,各区建有1所区级机构养老设施;建设15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到2020年,全市每百名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将达到3张。实现适度普惠向设施均等化跨越,基本达到当今中等发达国家的养老设施服务水平。

  此外,考虑到深圳市老年人口机械增长和植入性增长的特点,《规划》还预留了5处养老备用地块。

  亮点

  养老设施用地可享优惠

  在公立养老机构7年未增床位的情况下,深圳民办养老机构却缺少扶持。为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深圳未来在养老领域的投资,《规划》中专门在土地供应方面提出了优惠政策建议。

  未来深圳的养老设施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如果是社会投资养老设施的,在用地供应方式上可以采用协议出让免地价、产权归政府的方式。

  鉴于养老设施建设属民生项目,《规划》建议参照深圳对社会投资教育用地供应方式,即由民政部门和养老设施社会投资者协调并共同申请,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参照政府财政投资的养老设施用地报市政府批准后实行免地价出让,土地使用权受让人为市、区政府,实际使用单位为市、区民政部门。养老设施社会投资者可以通过租赁方式利用政府养老设施用地和地上建筑物,但民政部门必须与养老设施社会投资者签订租赁合同,并进行后续监管。

  此外,养老设施新增土地也可以通过公开的招拍挂方式取得。市民政部门可结合深圳养老设施规划布局,统筹考虑财政投资及社会投资养老设施用地的布点,每年申报一定数量的社会投资养老设施用地,规划国土委将优先考虑纳入深圳近期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并享受养老设施用地优惠地价政策(经营性养老设施用地的地价按办公用地基准地价标准的30%进行测算)。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