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医养结合”探索老年医疗服务新模式
发布时间: 2022-03-17

      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而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口老龄化呈现出规模大、增长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的突出特点,失能、半失能老人逐年增加,需要医疗和养老相结合服务的老年群体也逐年加大。“区域性老年医养中心”是郑州市政府提出的“一城七中心”建设项目之一。

  上下求索养老经,同心共筑爱心园。作为郑州市老年医院,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一直致力于老年服务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在省内乃至全国创新性地掀起了“医养结合”老年护理模式。作为“区域性老年医养中心”的承建单位,医院周密调研,科学论证,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期待通过对“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打造创新、拓展、完善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

  郑州市医院协会老年病管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市老年病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对做好老年病管理工作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老年病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老年病专家们相聚一起,设计我市老年病专业发展方向。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老年病学科将在我市的大地上发出光彩。

  专业委员会是联系本学科、本专业人员的桥梁和纽带。新成立的老年病管理专业委员会要成为我市广大医务人员加强交流,共同学习的平台,成为医护人员关爱之家。

  近日,在郑州市医院协会主办、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承办的老年病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市多家养老机构的负责人得以和老年医学专家们聚首一堂,勾画未来老年事业蓝图。

  “把大家拢在一起共同推动养老事业向前,是我们多年的心愿,这个心愿由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牵头帮我们完成了。”郑州市美泓爱老敬老公寓院长徐梅红兴奋地告诉记者,有了“组织”之后,大家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为更好地推进“医养结合”,帮助养老机构,解决好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问题,解除养老机构的后顾之忧,去年12月份,由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发起的“河南省老年医养协作联盟”成立。而此次新成立的老年病管理专业委员会,更是集合了全市老年医学专业方面的专家、教授等学术精英,郑州市老年健康事业增添了强有力的双翼,必将实现腾飞跨越。

  老有所医 老有所养

  “三位一体”圆梦老人晚年幸福

  中国梦的启迪让每个人都开始追寻梦想,而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他们的梦想就是拥有一个健康的晚年。

  据资料统计,50岁后因疾病致残的数量每5~7年增加2倍,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其他人口患病率的3.2倍。65~74岁老年人中,26%因慢性病影响了个体或家庭的生活质量;75岁以上近半数老年人因慢性病导致一种以上功能残疾,约2/3的老年人有3种以上的慢性病。

  老年病治疗的目的已不是单纯治愈疾病,而是为了保护器官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使老年人增加生活的信心和尊严。

  多年来,市九院一直致力于为老年患者提供老年医疗与护理、老年康复与临终关怀等综合服务,逐步形成了“个案管理、综合评估、多学科诊疗”的老年医疗服务模式,建立了“医疗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三位一体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

  据九院院长白建林介绍,老年病房是医院的特色专科,其最大特点是以老年病人为中心,综合评估诊断、多学科联合治疗、全程化连续照护,而不是多个专科单病诊治的叠加。“医院的经营理念就是‘综合医院,老年特色,人才为本,行业领先’,并致力做老年人的健康家园。”

  同时,针对老年病人的需要,医院还创新性地把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结合在一起,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领先的,也得到了国内同行及社会各界和卫生主管部门的肯定。

  2008年4月,市政府将“九院老年关爱病房大楼”列为重点工程项目;2011年7月,医院被郑州市卫生局定名为“郑州市老年医院”; 2011年8月,医院被河南省民政厅授予 “河南省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基地”; 2012年医院成为中华老年医学会“全国老年医院联盟”会员单位;2012年6月,医院被郑州市政府定为“一城七中心”之一的“国家区域性老年医养中心”建设单位。

  协作联盟 成员共建

  依托优势打造坚实后方基地

  如果没有“老有所医”来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所谓“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只是一句空话。

  目前,各级养老机构护理员专业化程度较低,很难为既生病又需要养老的老年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同时,大部分医疗机构都是综合医院,仅重视老年病人急性期的治疗,对需要综合评估、康复治疗“中期照护”的老年病人无暇顾及。

  在河南省民政厅、郑州市政府的关注下,在郑州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市九院联合郑州市区内30家养老机构成立了“河南省老年医养协作联盟”。

  联盟成立后,对于养老机构来说,他们不再是单兵作战的养老院所,而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联盟。对于牵头单位市九院来说,这样的联盟带来一个崭新的角色:养老机构的“后方医疗保障基地”。

  白建林介绍,联盟特别以郑州九院在老年医学专业的技术与服务优势为支撑,为全省各地的养老机构提供包括人才培养、心理辅导、义诊巡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帮扶,按照“小病就地诊治,急危重病人到医院,经医院治疗好转或痊愈的老人送回养老院”的医养合作模式,真正做到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二七区恒爱老年公寓院长赵鸣告诉记者,“对护理人员的延伸性培训正是养老机构最需要的。”“灵活、机动的急救服务也是老人们亟须的。”金水区金秋益寿园老年公寓院长臧晓辉果断与市九院签订了“河南省老年医养协作联盟成员单位合作协议”。

  医院今年初特别成立了有2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专职老年医养服务巡诊队,目前,巡诊医疗队完成了对30个联盟成员单位(养老机构)的巡诊,为近千位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及时将老人的健康状况制成电子档案反馈给联盟成员单位。同时,各成员单位可通过转诊绿色通道随时将患病老人转入医院住院治疗,完善的双向接转机制,为老人提供方便、连续的现代化“医养结合型”服务。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立足未来实现医院跨越发展

  站立高点、多措并举方能真正惠及百姓。在以“老年健康、患者满意、员工幸福、行业典范”为使命,以“通过未来5~10年的发展,把医院建成中部领先、全国一流的三级老年特色综合医院”为愿景的前提下,医院制定了未来几年的战略发展规划。

  今年,医院将基础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育、科研教学、设备配置和信息化建设等作为重点工作。以重点关注急危重症病人、重点关注多学科会诊、重点关注急诊管理、重点关注医患沟通、重点关注医养联盟为工作重心。以信息化建设求超越、科教工作求超越、学科建设求超越、设备配置求超越、人才引进求超越为工作抓手,制定了全面加强推进今年工作的“15510”工程计划。

  医院功能不断完善,“医养结合”的老年特色更加凸显,老年医院品牌的社会影响力也不断增强。

  周口市扶沟老年康复医院、南阳唐河老年医院、新乡市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中心、河南省康复医院等先后到医院参观学习老年医养结合这一新型的老年护理模式。

  医院的老年关爱病房大楼将于今年10月份竣工并投入使用,白建林透露,届时该院开放床位将达到1200张,可以给患者提供更为充裕与强大的医疗服务与保障。

  今后,医院在学科发展上将完成建设一个老年医学研究所,建设老年心理实验室、老年医学实验室,建设老年心理卫生研究基地、姑息宁养暨老年临终关怀研究基地、老年疼痛康复基地。将依托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专业优势,建成国内一流、中部领先、省内第一的集老年医疗、护理、康复、健康促进于一体的现代化的老年医养中心。

  谈及未来,白建林信心满满,他说,“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这所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强大的郑州市老年病医院,不仅要成为郑州市及河南省领先、区域一流的三级老年病特色的综合医院,更要成为中部领先、全国一流的三级老年病特色的综合医院。此刻的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已经做好准备,和我市养老事业一起,稳健奔跑,一路向前。”

  作为首届主任委员,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会团结奋进,改革创新,力争把学会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老年病预防与治疗的先进团队”,谱写郑州市老年病工作者与时俱进新篇章。

  “一直倡导‘分级管理,无缝衔接’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医养结合’服务模式。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承担的‘区域性老年医养中心’建设,正有力推进老年医疗与养老保障工作。”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