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籍老人逾1/4敬老卡或将覆盖常住老人
发布时间: 2022-03-17

      据《劳动报》报道,上海户籍老人总数再创新高。记者昨日从市民政局发布的本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发展信息中了解到,根据最新统计显示,沪籍老人总数已达到367.32万人,占总人口的25.7%。其中,按照高龄程度的递增,女性比例也大幅超过男性,百岁人瑞中,前者占据近8成。市民政局副局长高菊兰表示,民政局方面正努力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希望可以实现公交敬老卡在常住人口的全覆盖。

  老年人年增近20万

  四人之中一老人,这已经成为上海面对的事实。据统计显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全市户籍总人口1426.93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67.32万人,占总人口的25.7%;比上年增加了19.57万人,增长5.6%;占总人口比重比上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

  从2000年至今13年的统计表格可以发现,老年人占上海总人口的百分比拉出了一根“阳线”。据市老龄科研中心等部门的预测,今后本市户籍的老年人口将快速增加,202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400万,比例将接近30%。高龄人口总数将继续增长,2015年本市户籍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将超过70万。

  女性长寿者占到主流

  在老年人群中,女性成为绝对主流。虽然在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男性占47.6%,女性只是略多,占52.4%。但伴随着年龄的不断上涨,女性长寿者的比例也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男女占比迅速拉开,男性占39.4%,女性占60.6%;100岁及以上老年人1251人,女性为969人,占77.5%,男性仅占22.5%。

  据了解,2012年本市人口预期寿命为82.41岁,其中男性80.18岁,女性则达到了84.67岁。另外,老年人口的死亡比例最高的前三种疾病分别为循环系统、肿瘤和呼吸系统。

  统计显示,2012年末各区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比重列前三位的依次是静安、崇明和虹口,比重分别达到29.2%、28.5%和28%。

  三个劳动力养一个老人

  中国老龄化最严重的上海,现在是三个在职人员供养一个退休人员。数据显示,2012年末,上海市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抚养60岁及以上人口的老年抚养系数为39.3%,比上年增加2.8个百分点;15至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抚养65岁及以上人口的老年抚养系数为23.2%,比上年增加了1.1%。

  照此发展,不到20年,上海的户籍人口中,每2个在职人员都得供养一个退休人员;2050年后,每个上班的人都得供养1个老人。并且,伴随着上海市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造成在职缴费人数增长缓慢,而需养老人员迅速增加的现状。

  不过,市人社部门相关专家也指出,伴随着社保统筹体系建立,上海养老金赤字已经补足。前几年,每年政府补贴都在100亿元左右,而去年已不再亏空,“如果算上非上海户籍但在沪的劳动年龄人口,抚养系数会有所降低。”

  扩大老人优惠待遇

  数据显示,上海目前全市共计养老机构631家,床位数共计105215张,其中2012年新增5891张,比上年增加3.3%。在各项老年服务中,全市老年人日间服务机构增加最多。2012年全市共计313家老人日间服务机构,服务人数共计1.10万人,比上年增加了22.2%。社区助老服务社共计231个,服务人数共计27.20万人,比上年增加3.8%。受沪上老人欢迎的社区老人助餐服务点共计492个,比上年增加42个;受益人数5.40万人,比上年增加12.5%。

  市民政局副局长高菊兰表示,上海不论在各个方面都在努力为常住的外籍老人提供和户籍老人同等待遇。目前,社区医疗资源已经覆盖区域内的所有老人,而户籍老人凭“敬老卡”可享受的交通出行优惠,高菊兰表示,民政局方面正努力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希望可以实现常住人口老人的全覆盖。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