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成“群”黄巷街道探索养老服务新路径
发布时间: 2022-03-17

      “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没有孤独感,这种志趣相同、情趣相投的结伴交流,让我们的晚年生活和谐幸福多了。”住在民丰家园的顾阿姨道出了很多社区老人的心声。上半年以来,北塘区黄巷街道在下属社区试点,以兴趣为纽带,让老人自发组织兴趣小组。老人们交友结“群”,生活充实和丰富了。此举拓宽了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的思路和内容,为更多的老人带来了快乐和满足。

      以兴趣为纽带,让老人结成群

      每天早上10点,龙塘家园307号101室就会热闹起来。十几位老人带着刚买的菜聚在一起聊聊买菜经,比比厨艺。忙活一阵后,各家的拿手菜拼出了一桌美味,老人们就着圆桌吃着午饭,这里俨然成了一个充满欢乐的“社区食堂”。101室的主人、年过六旬的王金华阿姨告诉记者:“乡邻中有许多老人和自己一样喜欢烹饪,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下厨、吃饭,还可以扯扯老空,老人们大白天也就不必独自在家了。”

      以兴趣为纽带,让老人结成群,是黄巷街道在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模式上探索出来的一条新路。如今,辖区内龙一社区、民二社区内居民自发形成了十几个特色兴趣小组,如烹饪、编织、歌舞、书画等,成为社区老人的活动基地。龙一社区书记陆中华说,兴趣小组由居民自发召集,也基本设在居民的家里,对于老人们来说更有“亲和力”。“兴趣小组基本成形后,社区对他们的活动给予大力支持。”

      老来有友,社区生活其乐融融

      自从在自己家里召集开起了“手工编织”的兴趣小组,许力行阿姨的生活丰富了许多。每周活动两次,老友们到她家织毛衣、编丝网花,偶尔也唱唱歌跳跳舞。她悉心组织每次活动,策划内容,还做好记录。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成了最贴心的朋友。许阿姨说,无论是早晚锻炼、还是喝茶聊天,都会想到这班“老友”。“有了她们,退休生活一点都不寂寞。”

      民二社区书记尤健千对此深有感触。“没想到社区‘放手’了,效果比以往好。”尤健千说,社区遵循老人们的意愿,让他们自己组织和管理,社区则负责引导和服务。“多亏了这些活动,邻居间加强了走动,老人们彼此间照应也多了,社区氛围其乐融融。”

      居家养老管理系统,关键是“居家乐”

      据了解,黄巷街道户籍人口共6.7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6万人,占街道总人口的24%,养老工作成为街道和社区民生工作的重心之一。在推行乡邻“兴趣组”之前,民二社区曾就“老人们最需要什么”这个问题发放了四百份的调查问卷,得到的结果是“精神慰藉”。

      黄巷街道民政负责人李洺说,自2008年以来,在推行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模式的过程中,街道每年都投入数十万元用于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站的建设工作。“服务站建得非常漂亮,设施齐备,但使用率却极低。”

      从无到有,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深化。“简单的‘社区托老所’并不是居家养老管理系统的全部定义,对于老人们来说,居家养老管理系统应该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补充。”李洺说,街道社区应该积极拓宽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渠道,转变服务思路。“‘居家养老管理系统’,关键的不是养老,而是居家乐。”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