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院”一探——对话浙江温岭光明养老院院长谢丽亚
发布时间: 2022-03-17

本期嘉宾简介:谢丽亚,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泽国镇光明养老院院长。光明敬老院因土地性质不合规范,办院一年以来没有拿到民政局批准的相关证件,也就是大家所谓的“黑院”。谢丽亚女士却并不认为“黑院”是一个不好的象征,认为“黑院”存在自有道理,并且“黑院”办得有声有色,在设施和人文关怀上可能远超一般正规养老院,她一直在努力使光明敬老院成为“黑院”中的精品,把养老事业当成一生的事业追求。

图为谢丽亚女士在光明敬老院门前

      养老网:很高兴你来做客“对话养老院”。

      谢丽亚:我可以不可以讲的很真实,不隐藏呢?比如说我开养老院的目的、为什么开养老院,是被什么吸引着去开一家养老院的。

      养老网:当然欢迎。 

      谢丽亚:我想开养老院的直接原因是因为有一次我帮我阿姨的婆婆送东西的时候看见别人的养老院院子里停着一辆红色的跑车和一辆宝马。我心想原来开养老院还可以开跑车啊利润那么高的啊……所以就有了个开养老院的念头。后来我去多方了解,发现这个行业难度真的不高,但是得能吃苦耐劳肯干的人才行。我把这个念头和我阿姨说了,我姨夫是个非常孝顺的人,他妈妈送养老院本来也是迫不得已,如果我开养老院,他们就会把老人送到我这里,因此,他们表示非常支持。

      养老网:很真实的思想经历。

      谢丽亚:接下来我就开始策划,起初想着自己买地造养老院,可是成本太高,就一直搁置下来了。而这个时候我奶奶同时也住着一家养老院,她才住进去三个月就完全不行了,我是我奶奶带大的,特别有感情,我就想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搁置,一定要把养老院开起来。如此就开始真正的找地方,很幸运的是我老公的一个开农庄的朋友,他的饭店经营不善停业了,去看了,觉得很合适,改造成本不高,当天就定下来了。用了5天时间打扫买东西,很快就开业了。 

      养老网:你奶奶成了你养老院的第一批客人吧? 

      谢丽亚:是的,我奶奶、我阿姨的婆婆,我阿姨的大嫂这些亲戚关系的人。没多久周边的村民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就知道了。我阿姨成为养老院的得力干将,她很关心老人,也会很耐心的跟老人沟通,家属来的时候看到老板娘都亲自替老人服务,特别感激,老人跟小孩一样觉得老板娘帮我弄都很高兴,所以整个周边的人都知道,光明养老院的老板娘是很好的好人。我每天能这么闲全亏我阿姨了,呵呵。 

      养老网:老板娘是你还是你阿姨? 

      谢丽亚:我。我的主要工作一般是负责对外招收老人,我阿姨负责里面的老人的情绪,我姨夫负责厨房买菜做饭和一些维修工作,除此之外还有十几个护工人员。 

      养老网:又是一个家庭养老院的典型,你这个养老院证件齐全吗? 

      谢丽亚:现在最让我纠结的就是证办不下来。 

      养老网:那就是“黑院”了? 

      谢丽亚:是,但我这里自认为是“黑院”中的精品,没证的不一定都是差的。我乐意让大家了解一下我们“黑院”,让政府知道我们的难处,也让外界对我们有所了解,我们的设施和人文关怀比很多有证的地方都好,还没拿政府一分钱的补贴,有许多老人都是被我们的口碑吸引来的。 

      养老网:你很坦诚,我也乐意为此写一个“黑院一探”,让大家了解了解“黑院”,只有公开透明的介绍也才能消除误解。 

      谢丽亚:我们不要政府一分钱补助,我们伺候了这么多老人,也是功德一件啊。 

      养老网:你们院为什么没拿到证件呢? 

      谢丽亚:因为土地性质不合适,说是违章建筑。这里本来就是农民的土地,被村长和地痞盖了酒店没做下去。我们是来改造的养老院。 

      养老网:你们院住了多少老人? 

      谢丽亚:90多个,都是农村老人,年龄都在八十岁左右。 

      养老网:一个月一个老人大概需要向你们缴纳多少费用呢? 

      谢丽亚:两三千,这些老人大多数听不懂普通话,也不认识字,但是我们地方经济很发达,子女多是做生意的,他们忙没时间照顾老人,一个月拿两三千出来让老人住养老院他们十分愿意。 

      养老网:政府相关部门知道有这么个养老院存在吗? 

      谢丽亚:当然知道,刚开业镇街道民政和市民政的工作人员都上门来考察过。他们也认可这样做,他们的态度就是你们办你们的,让市场来淘汰你们,等以后国家建的养老院多了,国家的有补贴好做,你们没有补贴不好做就自然不愿意做了。不支持也不反对,就是这么个态度。 

      养老网:一直就没有过问过你们了? 

      谢丽亚:有,上星期还打电话问我们下半年是否还会扩张床位,可能是市民政需要数据吧,还说民政可能要专款来扶持养老事业。 

      养老网:看来你们“脱黑”的日子不远了。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