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区养老规范化托老所将发展500家
发布时间: 2022-03-17

  据市民政局获悉,今后社区养老(助残)餐桌将有规范化标准,不但每天服务的老人要达到50人次以上,在回访调查中还需要保证老人的满意率在85%以上。

  预计在4月底、5月初,市民政局将联合各相关部门在全市开展养老(助残)餐桌、托老(残)所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按照试点工作要求,每个街道(乡、镇)要依据规范化建设标准,建立一个以上设施较为完善、功能基本齐全、服务水平较高的养老(助残)餐桌和托老(残)所规范化建设试点。基础设施较好、群众需求较大的街道(乡、镇)要适当增加建设数量。

  养老(助残)餐桌要达到“规范化”标准,日均接待服务的老人数量,需要达到50人以上,服务满意率85%以上。规范化的托老(残)所,要有固定护理人员,每个月提供托管照料的服务量在50人次以上,机构内提供全托服务的床位不少于5张,且使用率不低于40%—也就是说每天至少有2张床有效用于老人日间托管照料。

  在现有养老(助残)餐桌和托老(残)所的基础上,2011年全市将培育发展500个规范化养老(助残)餐桌和500个规范化托老(残)所。8月31日前将完成全部考核验收工作,验收合格后,将统一悬挂“北京市居家养老管理系统(助残)规范化服务单位”标牌。(童曙泉)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