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敬老院怪象需政府给力
发布时间: 2022-03-17

      院外排长龙,院内床空空——— 这是三水多数敬老院出现的怪象。由于体制积弊,导致三水大量老人没有养老机构可去,敬老院床位却有20%以上的空置率。不仅如此,希望投资养老机构的民营资本,也因为政策原因无法施展拳脚。

      三水养老体系的问题,早已不是一天两天了。从2008年底开始,区福利中心的床位数量就出现严重不足;2009年起,三水政府就已经有意向让民营资本投资养老机构。然而,年复一年,养老产业的积弊却迟迟未能破除。

      目前,引入民营养老机构已经成为了各方共识。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单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建设足够多的养老院,必须引入民间资本。这就需要政府尽早出台民营养老机构的准入政策以及扶持办法。在这一点上,三水区政府没有相应的立法权限,只能通过各种途径呼吁佛山市政府尽快破局。

      对于“院内床空空”,同样需要政府介入,理顺敬老院体制。目前,镇级敬老院仍在履行几十年前定下的职能———“供养五保户”,而随着老龄化加剧,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镇级敬老院若能改变“吃财政饭”的体制,施行自收自支,将形成有效的激励体制,推动敬老院尽可能多地接纳“非五保户”。要促成这样的改变,同样需要政府介入。

      可能还有不少领导干部都觉得,养老事业不能产生太多GDP,因此并未像招商引资那般投入足够多的精力。但事实上,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渐转变,地方政府理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这也是建设“幸福广东”的必然要求。而养老事业就是政府理应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之一,办好养老产业,让老年人安度晚年,地方政府责无旁贷。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