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脸”领取养老金攻克“动态识别”难点
发布时间: 2022-03-17

  攻克“动态识别”难点,比指纹识别更先进

  记者 刘璋景

  本报5月1日讯 每年离退休人员死亡迟报、瞒报冒领养老金事件多有发生,为了管好“养老钱”,方便离退休人员进行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 。4月29日,省社保局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发布通知,将在我省推广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领取的“人脸建模”资格认证系统。这意味着今后省直企业离退休人员将凭“脸”领取养老金。

  人脸识别首先要“人脸建模”

  通知指出,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系统是基于人脸识别的养老保险身份认证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是先建立养老金正常发放人员的面部特征初始数据库(以下简称“人脸建模”),离退休人员再定期进行比对,确认养老金领取资格。对于现离退休人员人数少于20人的单位,也可由单位组织离退休人员携带本人二代身份证原件和本人退休证原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到省社保局指定地点进行人脸建模。

  建模后未按时确认可停发养老金

  省社保局要求,离退休人员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工作,直接关系到每个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能否按时正常领取。原中央行业单位和省直管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人脸建模工作方案,于今年5月20日前将方案报省社保局离退处。各单位应在今年11月底前完成本单位离退休人员的人脸建模。对于个别居住边远或因身体等原因未能建模的离退休人员由单位说明原因,采取其它认证方式认证并对其负责。自今年7月1日起,对即将退休的人员先进行人脸建模后办理养老金领取手续。

  据悉,离退休人员从人脸建模之月起的每6个月内,到具备认证条件的网吧或单位、家庭进行资格认证。对未按时进行面部识别或其它方式认证的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先予以停发,确认生存状态后再补发。

  克服了指纹识别的弱点

  目前,全省有34万省直管单位离退休人员。

  “为防止养老金冒领,我省推行养老保险指纹认证,并重视对高龄、病重、异地居住等重点人群的指纹对比。但是,存在着特殊个体识别困难、静态识别、识别精确度不高等问题。”省社保局表示。“人脸识别”技术集先进的网络技术与图像视频动态识别技术于一体,着重攻克“动态识别”难点,只有“活人”才能通过识别认证,有效地克服了指纹识别的弱点。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