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助残券将可买常见病用药
发布时间: 2022-03-17

  本报讯 常见病用药、老年(残疾)专用品、生活必用品、订阅报刊等服务将都能用养老(助残)券“买单”。今后,养老(助残)券将更加实用。

  今天上午,北京市民政“十二五”规划发布会召开,市民政局新闻发言人李新京透露,本市将出台实施《北京市养老(助残)服务单位管理办法》,明确养老(助残)单位的申请与准入、服务与管理、奖励与处罚程序。

  针对日前“火热”的社会工作者招聘,李新京透露今后每年都将招聘500个社工岗位。

  此外,“十二五”期间,本市将在各级救助管理机构设立反家庭暴力救助中心。研究解决见义勇为荣誉人员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等优待问题。

  上午现场

  今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一半的时间留给了记者。

  “请问发言人,您知道‘墓奴’这个词儿么?”一名记者问。

  对于记者提出的问题,李新京笑答道:“我们现在有‘零百千万’工程,骨灰撒海零付费。‘墓奴’不可取。我相信随着殡葬改革的推进,入葬方式将越来越接近自然。”

  规划解读

  ●规划之养老

  扩大使用范围 常见病用药也能买

  发言人笑言“墓奴”不可取

  声音:殷大妈家住白家庄,今年八十三岁的她患有肾病、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虽然有医保报销,但每个月拿药的花费仍然上百元。

  殷大妈告诉记者,每月100元的养老券她都用不掉。“什么时候养老券能买药就好了。”殷大妈说。

  新举措:进一步拓宽养老(助残)券的使用范围,将老年(残疾)专用品、常见病用药、生活必用品、订阅报刊等服务纳入养老(助残)券使用范围,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的居家生活服务需求。

  出台实施《北京市养老(助残)服务单位管理办法》,研究制定《北京市居家养老管理系统(助残)服务规范》,确保养老服务标准。

  权威解读: 李新京介绍,本市去年为42.1万老年人、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养老(助残)券。使老年人(残疾人)享受到了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等居家生活服务。

  目前,养老(助残)券可买常见病药物的具体范围正在制订中。

  养老(助残)券让老人们用得舒心需要提高服务商的服务质量。因此要明确养老(助残)服务单位的申请与准入、服务与管理、奖励与处罚程序。

  《北京市居家养老管理系统(助残)服务规范》将明确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标准,提供更多的人性化和亲情化服务。

  专业养老护理员 需持证上岗

  声音:90多岁的张奶奶自从老伴去世后,一人住在朝阳区甜水园路附近。

  “她一个人‘独’惯了,平时不愿接触人,对陌生人甚至有抵触情绪。”常年为张奶奶服务的志愿者张镔说。

  学习心理学专业的张镔表示,目前很多养老护理员没有专业背景,简单地认为陪护就是陪老人聊天。

  新举措:本市将继续落实“九养政策”,研究制定家庭、社区托老所护理失能老人扶持政策,培育专业养老护理员队伍,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实现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护理员数达到100人。

  本市还将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构建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养老服务中心(站),发展社区老年福利服务设施。依托“96156”社区信息系统,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提供支撑平台。

  权威解读:李新京介绍,在有需求的社区,建立老年就餐送餐服务点和托老所、家庭养老互助点,日间托老床位达到10万张,基本覆盖有需求的老年人。

  对公立养老院“挤不进”、民办养老院“不想住”的问题,李新京透露,本市将继续实施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资助和扶持政策,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

  同时探索民办养老机构建设用地供给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外资进入制度。

  ●规划之其他亮点

  见义勇为

  荣誉人员免费坐公交

  将规范见义勇为行政执法,研究解决见义勇为荣誉人员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等优待问题。

  完善见义勇为权益保护政策,规范见义勇为行为确认程序,参照优抚政策提高见义勇为人员奖励金标准等。

  婚姻登记

  引入家庭危机干预指导

  将探索婚姻登记机关引入社工、婚姻家庭咨询师及专业社会组织,提供婚姻家庭健康咨询、法律咨询、婚姻家庭危机干预指导和心理疏导等服务。

  社会救助

  探索受助未成年人管理

  将健全救助管理工作机制,完善集中救助、跨省救助、社会参与等救助管理机制。

  探索长期滞留受助未成年人户籍管理,在各级救助管理机构设立反家庭暴力救助中心,健全完善区县、街道、社区三级救助网络体系。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