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服务站3年全覆盖
发布时间: 2022-03-17
      25日,记者在全省老龄工作会上获悉,未来3年我省社区养老服务站将实现全覆盖,每个社区至少配备3名至5名养老服务员。经省政府同意,省老龄办、省发改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等13个部门已联合制定了《吉林省老年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三年推进计划(2011―2013年)》,它预示着我省老龄工作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将要开始。

  A 省人社厅

  提高养老金向高龄人倾斜

  落实“五七家属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将“五七家属工”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衔接,探索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并向高龄老年人倾斜。推行高龄老年人生活津贴制度,落实城镇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后一次性奖励制度。

  力争新农保2013年全面推开

  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力争2013年全面推开。完善已建立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村干部养老保险和农村独女户夫妇养老保险制度,并逐步向新农保制度过渡。全面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确保实现两项制度目标人群资格确认率和奖扶资金发放率100%。

  2013年从业人持证上岗率95%

  健全养老服务人员培训,每年免费培训养老服务人员5000人。在养老机构逐步实施护理服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到2013年养老机构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比例达到公办95%、民办60%。

  建省市县三级老年人才信息库

  建立省、市、县三级老年人才信息库,将志愿参加社会服务工作的中级以上职称老年人才全部免费纳入信息库,举办面向老年人才的专场招聘会和中小企业对接会,搭建老年人才开发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才服务社会创造条件。

  B 省卫生厅

  明年城镇居民医保实现统筹

  做好老年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工作,参保率保持在90%以上。对参加医疗保险的老年人,按政策规定及时予以报销。在2012年,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社区门诊统筹制度,切实减轻老年人慢性病门诊费用负担。

  60岁以上老人每年一次体检

  今年起将广泛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以自我保健和预防老年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的健康教育,教育面在3年内达到农村老年人知晓率60%,城市老年人知晓率65%以上。省、市、县级公立医院为老年人就诊提供免费担架、代步车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高龄、病残、空巢等有困难老人提供送医药上门服务;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合格率达到90%,使用率达到70%,为60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体检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和血糖、血压、心电图三项辅助检查。

  C 省民政厅

  城镇“三无”老人救助100%

  今年起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农村“五保”老人,城镇“三无”老人救助率达到100%。对受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造成生活困难且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老年人给予临时救助。将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老年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对城镇老年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给予补助,资助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老年人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断提高补助和资助标准。将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老年人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并给予患慢性病的老年人门诊和购药救助。

  “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30%

  加大各级财政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大中城市和老年人口较多的县市城区要建有1所300张床位以上的综合性养老机构。3年内,由政府投入建设的养老机构新增床位5000张。发挥好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作用,农村“五保”老年人集中供养率达到30%以上。

  每个社区配备3至5名养老服务员

  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立社区养老服务站,日间照料室等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设施,满足老年人的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要求。今年80%的社区建立养老服务站,3年内覆盖全省。

  培育和发展家庭服务业,鼓励社会力量开展以社区为依托的老年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家政服务等业务。将为老人服务列入公益性岗位职责范畴,在城镇每个社区配备3名―5名,农村每个村配备1名―2名养老服务员。

  D 省住建厅

  省住建厅提出,今年他们将把符合当地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标准,且无赡养人或赡养人确实无赡养能力的老年人家庭,纳入廉租房保障范围;实物配租优先安排完全或者部分政府产权住房,加快解决这部分老年人的住房困难问题。

  E 省发改委

  省发改委提出,今年按照农村泥草房改造规划,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优先将农村无赡养人或赡养人无赡养能力的贫困老年人家庭泥草房纳入农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

  F 省老龄办

  推进农村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大院建设,3年内全省所有村普遍开展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大院建设工作,每个乡镇要有不少于1/2的村建成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大院,全省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大院达5000所。

  制定和完善民办养老机构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通过考核评估,对服务优质的民办养老机构实行奖励补助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3年内新增床位6000张。

  构建省、市、县三级老年大学为骨干,乡镇、街道、社区、村老年学校为依托的老年教育体系。3年内,60%的市、县要建立老年大学。城镇社区建立老年学校1500所以上,覆盖面达到60%以上。老年大学在校学员达到4万人,老年学校经常参与学习的老年人达到40万人。今年在50%的社区(村)建立老年人协会群众组织,3年内达到100%。依托老年人协会,组织老年志愿者开展维护社会治安、调解邻里纠纷、美化社区环境、帮教青少年等社会公益活动。

  另外,省里每两年要举办一次中老年用品博览会。

  G 各级政府

  50%村建老年人文体场所

  3年内,所有城镇社区都要建立活动室、阅览室、健身室等设施较为完善,管理较为规范的老年人文体活动场所。50%的村要建有老年人文体活动场所,农村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大院老年活动室面积100平方米以上,室外场地硬化500平方米以上,配建6件―8件健身器材,每年配建不低于100个村。

  70周岁老人乘车免费优待

  中心城市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实施70周岁老年人免费乘车规定,推动各县(市)实施城区内营运公交线路为7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乘车优待。落实好公办收费公园、旅游景区对老年人的减免费优待,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要向老年人提供减免费服务,医疗机构要向老年人提供优先、便利服务。

  各级财政分别按本级老年人口数人均不低于1元、2元、3元标准将老龄事业专项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级福利彩票、体育彩票公益金和慈善捐赠资金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发展老龄事业。

  H 省文化厅

  加强基层老年文化活动队伍建设,打造社区品牌文化,每个社区建立一支特色文化活动队伍。省里每年组织一次全省老年文化调演活动,一次老年书画、摄影作品展出活动。

  加强各级老年体协组织建设,逐步实现每个社区、村有一个体育健身指导站,一名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一支体育健身团队、一项特色体育健身项目。省、市、县每年定期开展适合老年人带有导向性和示范性的趣味运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全省老年人趣味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