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试点“住宅适老化改造”
发布时间: 2022-03-17

  闸北区和杨浦区的8户老人家庭,不久前各领到了一把象征性的钥匙。打开的还是自家的门,但家里已经变得不一样:原本冷冰冰的水泥地铺上了暖色的木地板;上厕所时,手一伸,扶着马桶旁的扶手可以轻松站起;管道、电路都重新铺过,水电器具也换成了安全、易操作的“适老款”……

  让老人们更安全、舒适地生活,正是上海市民政局、市老年基金会与国际慈善组织“仁人家园”合作实施“住宅适老化改造”的目标。沪上20户经济困难的老人家庭因此首批受惠。更令人欣喜的是,在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共同努力下,“住宅适老化改造”惠而不费:平均每户家庭的改造费用不过2万元。

  花小钱办成了大好事

  越剧票友陶宝源老先生,这个春节过得很有面子。老朋友们到他位于闸北区彭浦新村街道兴泉小区的家里拜年,都发觉他的房子变了:尽管还是31平方米,感觉却比以前宽敞很多———原来是正房与厨房间的门洞加宽了。再四处细看,厨房里新添了抽油烟机和热水器,各种开关都只需最简单的操作;卫生间内,不同部位新装了4个扶手,有的方便老人起身,有的用来把持防滑……此外,还装了两个警报器。

  “原先总想着改造房子是个大动作,2万元怎么够?现在一样一样算过来,好像2万元确实够了。”小区居委会主任张小妹对陶家房子的变化也很惊喜:“这间房16年来都是毛坯———老陶1994年搬进来,从没装修过,也很少打扫。结果不光旧,还脏。我们帮他请过一个钟点工,居然被房子里的跳蚤吓跑了。”

  去年11月,居委会从街道民政科和老龄委得知“住宅适老化改造”试点的事,陶家马上被大家公认为“需求最迫切”,成了首个试点家庭。张小妹说,一开始谁都弄不懂究竟什么是“适老化改造”,现在看到“成品”,发觉这就是最标准的“花小钱办大事”:“改变一下房子的细节,老人就能生活得更舒适、更安全。”

  请专业机构“踢临门一脚”

  花小钱办大事的“适老化改造”,其实首先是对“住宅设计能力”的挑战。市老年基金会办公室主任甘维刚告诉记者,对住宅做“适老化改造”,要深入研究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考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还要以老年人体工学数据做设计参照,安排适宜老人起居的空间。

  “比如卧室,年轻人注重美观、私密,老年人更在意安全、舒适,所以老人卧室的面宽和进深尺寸应该比一般的大。但也不是越大越好,否则老人行走时可能因为房间太空、没有扶靠而摔倒。”甘维刚指出,中国社会对“适老化住宅”的关注还远远不够,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也很少。因此,市民政局、市老年基金会选择与富有经验的国际慈善组织“仁人家园”合作。

  “仁人家园”成立于1976年,多年来义务建房,为全球各地的贫困家庭解决居住问题。在上海的“适老化改造”试点中,他们不仅带来了专业经验、熟练的技工志愿者,还自备各种工具和墙漆等材料,这些无偿投入,大大减少了改造成本。

  “以前我们对老年人的关心,主要是温饱、医护、出行,其实老人需要的远不止这些。”甘维刚说,住宅改造也是为老服务的一种方式,“我们帮助的这批老人,绝大部分是孤老,没有人帮忙料理家务。另外,居住条件差,老人也会觉得没有尊严和幸福感。”

  陶宝源老先生所住的兴泉社区是个动迁户小区,1926户住户中,共有890多位60岁以上老人。在张小妹看来,这些居民家都有“适老化改造”的需求;而甘维刚说,全上海老人对住宅“适老化改造”的需求相当庞大。

  第二批试点本月就将启动

  从一期试点过程来看,“适老化改造”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顺利。遇到的第一个问题,竟是说服老人接受帮助。

  彭浦新村街道银都一村、二村居委有25家纳保困难老人家庭。工作人员数次走访,最终却只有4户人家点头同意参加试点,其中1户还在工程进行到一半时退出了。“老人们疑心重,不相信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还有的老人怕麻烦,宁愿将就。”银都小区的居委会干部朱杨英说,为了打消老人们的顾虑,街道和居委干部花了不少工夫。

  “社会慈善机构有好意,但不一定了解居民的具体情况;市老年基金会利用自己的经验和资源,可以做好配合工作。”甘维刚说,他们依托在各区的分会,与区县街道的老龄办沟通,共同制定了筛选受助老人的标准,还参与了一系列解释说服工作;工程展开后,又与“仁人家园”随时联络,担当它和受助家庭之间的“翻译”。

  在进行“适老化改造”的社区,街道办事处也大力相助。陶宝源的房子改造历时一个多月,老人没有子女或亲属可以投靠,为此街道出资3600多元,将他就近安置在养老院。有亲属家可寄住的老人的安置工作也不轻松,“不少老人觉得年纪大了离开家不吉利,而接收老人的亲属则未必真的乐意,所以老人住在别处,居委也得时时为他的起居担忧。”朱杨英回忆,在“适老化改造”的两个多月里,整个居委会全力投入,就怕“好事变坏事”。好在,首批改造成功后,“原先冷眼旁观的人,都羡慕不已,主动要求参加。”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