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果民办敬老院遭遇瓶颈
发布时间: 2022-03-17

      作为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平果县民办敬老院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前列,但由于民办敬老院的特殊身份,享受不到公办敬老院国家划拨土地、财政补助等待遇,遭遇了土地和资金方面的困境。


   ■本报记者  李银雁  周洁 
    ■练琴


      “我们吉福敬老院的老人们现在仍然住在简易房和危房里,没能让老人家们住在好一点的环境里,我心里有愧啊!”广西平果县吉福敬老院院长韦淑梅对本报记者说。


      2006年,经营酒店的韦淑梅在当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开办平果县第二家民办敬老院——吉福敬老院,由于无地建院,已开办6年的吉福敬老院至今仍无一间像样的房屋,并且面临着资金困难。

   
      建院用地亟待解决


      记者曾于2010年3月到吉福敬老院采访,一年过去了,吉福敬老院依然是几间简易平房,甚至还有破烂不堪的危房,里面的设施简陋陈旧,并没有多大变化。但由于周边敬老院少,近年来想要入住吉福敬老院的老人越来越多。韦淑梅说,当初的几间简易房不仅不能再容纳更多老人,破旧的房屋也给老人们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韦淑梅对此很担心,但也透露出自己的无奈:“我想给老人们建新房子,现在租的地2014年就到期了,但县里面到现在都没有批地给我。”


      韦淑梅向记者出示了一份2009年4月27日拿到的平果县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吉福敬老院项目建设用地选址的批复》,批复中同意给予吉福敬老院25.018亩项目建设规划用地,并且令县国土资源局组织开展项目征地工作。据韦淑梅介绍,同年6月平果县国土局对土地进行了测量。在她出示的银行回单上显示,吉福敬老院向国土资源局技术服务中心缴纳了16678.75元的土地测绘费,并且向平果县征地办公室缴纳了50036.25元的征地工作费。


      一年时间过去了,韦淑梅却依然没等到已批复的土地。   


     韦淑梅告诉记者,她已经向县里面提交了请示,希望能尽快给她一块地建设养老院,请示已经交给了县委书记、县长、副县长、民政局长的秘书,但一直没有得到确切的回复。 


      记者得知,同样位于平果县的广西第一家民办敬老院“敬老山庄”也遭遇了土地和资金方面的困境。


      地方政府:民办敬老院发展方式还需探索


      记者联系到平果县建设局,就吉福敬老院“找地难”采访了局长石照永。他告诉记者,吉福没有得到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开工许可证,建设局就没有办法开工建设。当记者提到费用已经交齐,石照永回应说这应该是国土局处理的问题,如果国土局没有给予土地指标,用地规划许可证也就办不下来。记者找到平果县国土局,国土局则说是县里面并没有为吉福敬老院划出土地。


      针对收了钱却没批地的问题,平果县分管民政的副县长李俊整向记者解释,县政府因为重大项目安排与详细规划不符,对用地规划进行了重新调整,吉福敬老院的土地规划问题也已在调审中,项目推进表也列入了“十二五”规划,现在“敬老山庄”已经征集了50万元,土地已经落实,就差开工了。国家每年也会给予敬老院一个床位1000元以上的补助,这些他们都已经下拨给两家民办敬老院了。


      韦淑梅对这样的答复并不满意:“就算已经列入‘十二五’规划,到底什么时候能给我地,他们还是给不了我明确的时间。”


      李俊整认为,民办养老院在全国都还是在探索阶段,平果作为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不可能一帆风顺地发展起来:“在百色市,平果县养老院是起步最快的,也走在全区前列,但是整个过程中的管理方面,规范体制的服务还没有进一步完善,我们想采取市场化多元化的形式来推进养老事业的发展。但现在敬老院基本上走的是公办民营这个路子,民办民营困难还是很大。”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导师周文栋博士认为,民办养老院的资金来源是依靠国家拨款和自己筹资,即使国家有政策规定,但由于某些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养老院短期收益小,导致养老院拿不到国家给的钱。而我国目前给民办养老院定性为民办非企业事业,也就是说民办养老院是非营利机构,即使赚了钱也不能分红。这样,民办养老院无论从政府还是市场都得不到充足的资金。并且由于民办敬老院的特殊身份,享受不到公办敬老院国家划拨土地、财政补助等待遇,反而水电气也并没有如政策规定那样享受民用标准。


      “要突破发展瓶颈,可以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的‘准市场’经验,即把对民办养老院的拨款列入政府预算,并且年末对预算进行审核,而且允许部分进入市场,由政府对其收入进行评估,要求养老院将盈利部分按照一定的比例再投入到养老院自身建设中。”周文栋认为这样既让民办养老院有资金运转,又保证了其社会福利性。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