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是养老还是“劳养”?
发布时间: 2022-03-17

  最近关于养老诞生了一些新有的名词,“以房养老”、“社区养老”等等层出不穷。养老院,顾名思义,无非是养老的院子,就是养老的地方。可现今养老难;养老机构少、设施差,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养老院也需要用劳动养活自己……这些现象的出现,让人对养老院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养老院,究竟是养老,还是劳养?

  把自家房子租出去,再搬进老年公寓,租金用来交床位费,每月还能余下三四百块钱甚至更多。有媒体报道了最近出现的“以房养老”热。养老院比住家更实惠?实际上,面临社会老年人口逐渐增加,房价居高不下,人们对养老问题也日益担忧。越来越多的老人甚至一部分中年人开始算起养老的经济帐。出现现今养老难的现象是值得人深思的。

  一是公办养老机构少,养老机构条件层次不齐。现有的养老院还远远不能堵住养老床位的缺口。二是对入住养老人员的限制。一般公办养老机构老人要入住必须是没有工作、没有子女、没有生活来源的“三无”人员,国家给予相应的补贴。若不是,每人每月需要交纳四五百的费用,对收入不高的老人来说无疑是水中捞月。要入住还要视老人身体、生活习惯和个人需求等情况而定。如无自理能力或自理能力较差可能就要缴纳部分费用了。这部分费用主要是用来请护理人员。这些都导致了入院难、养老难的问题。

  王阿姨是一名公办养老院的负责人,面对如今养老难问题,她表示理解却很无奈。她提到政府有规定,对于城市“三无”、农村“五保”老人,国家保障其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每人每月发放两百元生活补贴。面临如今高物价的现状,两百元根本不能满足院民每月的生活要求。为了改善院民的生活质量,王阿姨想到了一个办法,将院内的一块空地改造成了一个菜园,种一些时令蔬菜,跟一些有劳动力的院民一起每天除除草、浇浇水、施施肥,对于劳作的院民给予相应的劳务费。蔬菜收获后作为日常饮食供给,吃不完的就卖了钱作为养老院的生活补贴。这样既提高了生活质量,也大大节省了生活开支。这一举也获得了院民的大力支持。院民普遍表示生活质量提高了,也锻炼了身体,两不误。还有劳务费,何乐而不为。

  但也有人质疑,养老院都是些年纪大、劳动能力弱的老人,他们进入养老院就是为了养老,享受余年时光。要他们去劳动,岂不是太不人道了?王阿姨表示,劳动量很少,且没有规定时间,适量的运动也有益于身体健康,主要是为养老院解决了难题。

  但不可否认,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养老院,究竟是养老,还是劳养?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