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养老机构“捉襟见肘”
发布时间: 2022-03-17

   近日,新修订的《老年法》草案出炉,其中对“社会照料”提出了严格要求。然而在南昌,由于公办养老机构普遍存在“一床难求”,民办养老机构高投入、高风险、回报低、周期长,在创立、运营过程中面临资金窘境。“南昌养老服务产业没有形成气候。”南昌市政协委员徐硕友说,“政府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福利事业的投资,对民办养老机构采取政府补助的形式,是实现养老事业社会化的最有力措施。”

  养老服务资源有限

  “近年来,南昌在发展老年人福利方面加大投入,但与老年人口总量和比重快速增加比较,南昌在社会福利机构方面的建设远远不能适应。”南昌市政协委员刘文皓说。

  截至目前,南昌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了59万,每8个人当中就有一位老人。南昌养老院、福利院不仅数量少、规模小,服务覆盖面较小,远满足不了南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日益增长的需要。目前,南昌市100多万家庭中,有近13万老年人属空巢家庭,约占南昌市家庭户的15%,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已接近老年人总数的35%。“简单的家庭、家属养老的传统方式,逐渐不能满足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养老需要,这就需要靠社会来提供养老服务。”徐硕友说。

  据南昌市政协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南昌社会福利机构的总床位仅占老年人总数的1%。目前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有限,南昌市社会福利院床位利用率已经达到98%,等候入院的老人在排队,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养老机构费用高

  物以稀为贵。家住东湖区东万宜巷的蔡大爷,今年72岁。他告诉记者,南昌市的大部分养老院每月仅吃住的费用约为1000元,这样的费用很难承担。每个月自己的退休金也不过就是1000元左右,所以蔡大爷宁愿自己一个人住在家中。而78岁的刘奶奶则称,自己没有退休金,每个月子女给几百元的生活费,面对上千元的养老院费用,实在是负担不起。

  新建县一家大型养老院的相关工作人员称,他们那边的养老院是根据不同房间来收费的,一般来说两人房间是1300元一个月,吃住娱全包,如果是单人间价格还要高一点。而另一家位于南昌市高新区火炬广场的养老院工作人员则称,70多岁的老人在他们那里包吃包住一个月的费用是880元。

  目前,对于大多数自费老人,这些公办养老机构费用高,且普遍存在一床难求的局面,公办养老院的完善设施和优质的护理队伍却一直吸引着老人们争先恐后排队。与公办机构相比,大多民办养老机构显得“有心无力”。一位民办养老院的负责人说,由于投入有限,民办养老院在门面、设施上与公办养老院存在一定差距。

  政府“帮一把”

  目前,在养老事业社会化已成趋势的情况下,发展民办养老机构也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南昌公办、民办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南昌市政协调研处负责人说:“民营机构对养老很难有兴趣的原因是,投入大,盈利小,除非政府‘帮一把’。”

  虽然政府加大对公办养老机构专项资金的投入,增设床位,但这只是杯水车薪。”刘文皓说,“民办养老机构是其有益补充,政府对其采取补助也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

  南昌“民办公助”已经开始行动。2010年12月31日,青山湖区脑瘫智障康复中心揭牌,康复中心以“民办公助”的方式成立。青山湖区残联理事长黄海生告诉记者,民办机构加入养老服务产业上,政府采取补助的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解民办养老机构在创立之初的燃眉之急。“南昌市政府补助25万元,区政府也将补助10万元。”黄海生说。

  本报记者余红举通讯员刘芳芳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