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独居老人“瞧不上”养老院
发布时间: 2022-03-17

   独居老人大多非常空虚,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受访的老人大多不愿意去养老院,“觉得去养老院挺丢人的”的想法仍存在于很多独居老人的意识中。市老年基金会、南开大学曾经做过的一项本市老年生活状况调查显示,持排斥养老院态度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比例也增加——被调查者中,66岁以下低龄老年人占33.8%,67岁至75岁的老年人占36.9%,而76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则增加到54.7%。记者双方采访——独居PK养老院,哪个会赢呢?

  《每日新报》新帮办《新春送暖 关注独居老人》活动已经开始,《每日新报》与解放军464医院妇产科联合,为100位独居老人准备了全年的《每日新报》,建立《每日新报》独居老人“关爱团”,此外,我们征集100位志愿者,在给老人投递报纸的同时每天关注老人的状况,陪老人聊天,尽可能帮助老人,搭建起志愿者与独居老人的联系,给予独居老人全方位的帮助。

  关注独居老人的活动将持续至春节,我们将全方位了解老人们的需要、探讨独居老人最佳的生存方式,并通过新帮办的力量尽量帮助老人实现愿望。如果您是独居老人,或者您身边有需要帮助的独居老人,可以参加我们的活动,拨打28201907,把老人的需要或愿望告诉我们,在今年的春节,新帮办会尽力让独居老人感到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

  住

  和别人住一间不适应

  “我自己有房子,虽然不大,但住得舒服,想干什么就干什么。”79岁的林大娘独居7年,住在一间60多平方米的单元房里,她住了20多年,老人也熟悉周围的环境,出去买菜、买东西都很方便。

  养老院一般都是两三个老人一间房,一张床、一个柜子、一个床头柜是养老院的基本设施。“没自己的地方了,总觉得房间有点小。”李奶奶住在河北区一家养老院里,奶奶说,虽然有人聊天,但毕竟不如家里住得舒服,而且对同房间的其他老人的一些习惯有些不适应,住到养老院里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能接受。

  住:独居胜

  食

  自己在家吃懒得做饭

  养老院的生活很有规律,一天三餐定时定点。“伙食可好了,每天不换样的。”记者来到天拖南一家养老院,老人们正和工作人员一起包饺子。72岁的彭阳大爷说,他今年刚刚住到养老院里,现在胖了3斤多,养老院伙食很好,逢年过节吃得更好。“以前一个人在家就将就,懒了饭都不做,宁可饿着,而且生活没规律,没事干,起得晚,睡得也晚。”

  71岁的彭奶奶是记者采访老人不良生活习惯时接触到的老人,彭奶奶只有没吃的时候才会出门,她的午饭就是两个馒头就着豆腐乳。“一个人懒得做饭。”

  食:养老院胜

  心态

  在家出点事没人知道

  采访中,养老院和独居老人心态的不同是最明显的现象。在几家养老院里,记者都能看到老人在一起看电视、聊天,在院里一起溜达。

  “养老院里人多热闹,老人可以相互聊天、倾诉,还可以在一起进行一些娱乐活动。最主要的是,养老院老人的日常生活有人关心有人照顾,不会孤单还很安全。”友缘养老院里,83岁的秦奶奶笑这说。

  “原先我一直不愿意进托老所,觉得挺丢人的,后来看到我们小区一个和我一样的独居老太太,竟然病死在家半个月才被物业发现,觉得很害怕。”采访中,独居老人李奶奶开始有了要去养老院的想法,她说,独居的生活虽然自在,但实在太寂寞了。

  心态:养老院胜

  受访独居老人对养老院的要求

  天津友缘养老院薛院长说,传统的养老院主要解决老人的衣食住问题,让老人吃饱了,穿暖和了,就达到目的了。然而,如今老人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更多地需要精神寄托。

  张奶奶:“环境好,能晒太阳,有专护人员,最好能有老人一起忆忆旧。”

  景爷爷:“收费低的养老院环境不好,收费高的住不起,希望价钱能便宜点。” 宋爷爷:“不是太自由,想随便出去,又不知道养老院是否允许。”

  金奶奶:“房间布置都是一个模式,老人缺乏隐私空间。”

  本组撰文 新报记者 劳韵霏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