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的财政困境或将是养老医疗造成
发布时间: 2016-06-22

太和养老网讯:以往,中国的养老问题差不多全部是由政府出钱来补贴的,无疑的,这给中国的财政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虽然伴随着养老市场的产业化,更多的社会资本开始进入到这个行业,但是就目前的形式来看,由政府出钱补贴养老金的现状似乎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成本的上升,养老和医疗支出正在成为未来中国面临的最大财政风险,这是国家资产负债表课题研究负责人马骏日前在“财经年会”上发出的警告。与会官员和学者为此开出的政策建议包括划拨国有资产给社保基金、延长退休年龄等,并强调这项改革的机遇期就在未来十年,错过后将面临更加被动的局面。


2050年一个劳动力养一个退休老人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牵头的研究小组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完成了《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课题。这项研究对我国资产负债表长期风险作出的基本判断表明,养老金缺口是中国今后财政压力和政府债务风险的最大来源。据估算,2050年以前如果不改革,城镇职工养老金累积缺口的现值会达到20 11年GDP的83%,近40万亿元。


“目前在养老金体制内,我们大约是三个劳动力赡养一个退休老人,到了20 50年,就是一个劳动力赡养一个退休老人。”


马骏进一步提醒,如果同时考虑养老金缺口、医疗成本的上升、环境治理成本和地方融资金平台还债的压力,估计2050年政府显性债务占G DP比重将明显超过100%。


郭树清建议划拨更多国有资产进社保基金


对于未来国家债务风险,马骏的研究课题开出了“药方”,他建议逐步将80%的政府持有的上市国企股份划拨到社保体系,让这些股份提供股息红利作为社保收入的重要来源,让养老金获得财务上的可持续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改革建议获得了来自官方高层不约而同的呼应。在11月28日举行的“财经年会”晚宴致辞中,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也建议划拨更多国有资产包括国有银行和国有保险资产给社保基金。


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会长许善达也赞同这个建议,他强调,加大国有经营型资产进入社保的比重,能够使得全体居民从国有资产的发展中间直接受益,同时这项政策设计还可以减轻居民和企业的负担。


此外,马骏在报告中还建议,提高企业职工的退休年龄,在2015年到2050年间,逐步将企业男性职工的退休年龄提高4岁,将企业女性职工的退休年龄提高9岁。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