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并轨方案近期印发 个人账户将探寻转身
发布时间: 2016-06-21

太和养老网讯: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社保工作报告,国务院副总理到会应询

 

养老金“并轨”方案近期将印发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或将不再“做实”

 

昨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结合审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新华社发

 

作者:商西 吴斌

 

南都讯 记者商西 昨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

 

会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主持,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和5部委“一把手”到会应询,回应养老金缺口、全国统筹、做实个人账户等焦点问题。

 

马凯在回答询问时透露,中央已讨论通过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方案,近期将印发文件,开会部署。这意味着全国同步的养老金“并轨”改革即将提上日程。

 

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率强大阵容到会应询

 

昨天,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就社保工作举行专题询问,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到会应询。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和副部长胡晓义、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卫计委主任李斌、中编办副主任王峰,也一

齐坐在应询席上。

 

就在5天前,马凯代表国务院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作了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保体系建设工作的报告。

 

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是每年全国人代会的重头戏。但在两月一次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代表国务院作专题工作报告的,往往是相关部委负责人。

 

“这次常委会由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代表国务院到人大作报告,在我印象当中是这些年以来的第一次,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气象”,吴晓灵委员在分组审议中说:“总理和副总理都是人大投票选举出来的,应该对人大负责。”

 

“未富先老”给养老基金带来很大压力

 

昨天专题询问中,养老保险制度成为最受关注的问题。郑功成委员认为,养老保险制度决定整个社保制度的成败。冯淑萍委员指出,当前养老保险体系还存在制度多元化、机制不健全、衔接不顺畅等问题,询问政府有何顶层设

计。

 

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应询表示,当前顶层设计中遇到许多两难问题,正在解决,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轨和统一问题已经下文,正在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问题,中央已讨论通过,近期将印发文件,

并开会部署。

 

在回答辜胜阻委员关于未来养老金缺口的问题时,马凯坦言这是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一个要害问题,事关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养老保险网”能否撑得住、撑得久。

 

马凯提到,“未富先老”是中国面临的严峻现实,无论是按照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0%还是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7%的标准,中国都已进入老龄化,按预测,2020年中国60周岁以上人口将达19.3%,2050年将达34.2%。

 

“老龄人口这么庞大,如果还是固守60岁退休的标准,给养老基金带来很大的支出压力”,但马凯也指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问题刚刚破题,社会上分歧很大,年龄设定、时机选择、节奏掌握、配套措施以及监督实施等,都需

深入研究。

 

焦点

 

社保制度关系千家万户的生计,也关系千万亿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分组和联组审议、专题询问中,社保制度改革,尤其是养老保险制度完善成为焦点。

 

个人账户政策要不要调整?

 

由“做实”向“完善”转变

 

我国的职工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前者现收现付,个人账户则主要由个人缴纳,但最初纳入统筹基金统一调剂,一直“空账”运行。

 

2000年,国家提出要做实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次年率先在辽宁启动试点。然而,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的调研报告显示,由于统筹基金收不抵支,辽宁已向个人账户借款497亿元。其余10个试点,有的中断,有的一直没启动,

做实个人账户的改革难以为继。

 

马凯昨天在专题询问中表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对个人账户的表述已由“做实”变为“完善”,这两个字并非轻易调整。

 

马凯介绍,国务院委托国内外7家研究机构做社保制度的顶层设计,结果7家不约而同提出该政策调整问题,认为个人账户可以不搞“做实”,而搞记账管理。

 

马凯提到,过去一直主张做实个人账户的世界银行,此次观点完全转变,也不主张继续往“做实”这条路上走,今后个人账户到底如何完善,还是一个很大的难题,需认真研究。

 

分组审议中,乌日图委员指出,个人账户从“做实”改成“完善”,两字之差,给各地一个信号:国家的意图已发生变化,但究竟是否继续做实,尚未厘清,建议一定要明确。

 

昨天下午,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障国际论坛上明确表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已经无法做实,“做实的个人账户管理一旦失败,最后还是政府买单”。

 

多位与会专家向南都记者指出,做实个人账户已不可能,只能向名义账户,即记账式的个人账户转型。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研究院教授李晓林解释,名义账户就是“交钱记账”,但钱花在上一代人身上,这一代人的养老金则由下一代人承担,问题关键在于怎么记账。

 

统计显示,2012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个人账户空账已达2.6万亿元。吴晓灵委员指出,此事拖延越久“转身”越难,短时间内取消个人账户又不太可能,建议明年将个人账户记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养老金全国统筹能否实现?

 

人社部称具体方案争取明年出台

 

昨天专题询问中,郑功成委员指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地区分割,是当前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关键问题。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应当实现全国统筹,这也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

 

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调研报告显示,2013年底全国31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按照基金在全省范围内统收统支的标准,只有6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省级统筹,离全国统筹的目标相去较远。统筹层次低,导致地区差距大,

也给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带来困难。

 

“这项工作为什么进展这么缓慢,难点到底在哪里?”郑功成委员昨天询问:“马上就进入2015年了,工作任务还能不能如期完成?”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应询表示,此项改革从市县开始,逐步往上推进,目前进展到省级层面,除统收统支外,目前大部分省采用省级基金调剂模式,这也是省级统筹的方式。

 

在能否如期完成任务的问题上,尹蔚民表示,争取明年提出职工基础养老保险金全国统筹的方案,并坦言这项重大改革确实还需攻坚克难,其中最难的是涉及到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责任,以及地方之间利益关系的平衡和调整,包

括地区间人力资源配置不均、养老保险抚养比高低差距较大,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财力状况、消费水平差异较大,不可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拉平等问题。

 

尹蔚民介绍,全国统筹的重点是统一确定缴费的基数和费率,归集中央统筹基金进行省际的余缺调剂,同时允许省级地区在确保全国统筹的前提下,有一定的费率和待遇调整浮动幅度,从而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吴晓灵委员此前在分组审议中指出,此事“只要下了决心,一年两年就能办成”。昨天专题询问中,她提出建议方案,采取基本养老保险加附加养老保险的方式,取中下水平作为全国基本养老保障水平,资金结余多的省份可留一

定比例用于地方附加养老金,保证全国统筹后当地居民养老保险水平不降太多。尹蔚民当场表示,该方案比较有建设性。

 

楼继伟则提出一个担心,如果不建立早缴多得、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实现基金精算平衡,一旦推行全国统筹,一些地方的积极性将减弱,从而增加财政负担。尹蔚民表示,为此统筹方案设计了双层架构,让地方既有一定责任,

又有一定利益。

 

养老金缺口有多大?

 

养老金再不改革将面临巨大缺口

 

昨天,辜胜阻委员在专题询问中提到多个“世界之最”:一胎化、少子化的生育政策使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可能世界最快;国企改制,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