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资本是否可以在养老市场中掘金?
发布时间: 2016-06-17

太和养老网讯:国内存在庞大的养老人群,国内养老市场急需发展,国内养老市场存在巨大的缺口,这无疑都吸引了众多企业和资本的加入,但是养老市场这块还没有经过开采的大蛋糕到底是福还是祸?民营资本的加入是否可以真正掘金呢?

 

背景


人口老龄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2014年养老产业发展成为各方资本关注焦点。国家不断释放“全面放开养老市场,鼓励民营资本介入”的信号。尤其去年10月国务院专门出台相关文件,明确了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基本定位、依靠力量、主要路径和最终目标。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也进一步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养老产业向民营资本频频招手,民营资本也因此蠢蠢欲动。


提问:这两年,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养老市场的呼声越来越高,现在是最佳投资时机吗?


●陈庆丰 45岁,某连锁美发机构老板,从2012年就开始考察养老市场,准备进军养老产业,开一家中高档养老院。希望了解国家政策、行业动态、未来养老产业发展趋势。


民营资本瞄准养老产业


回答: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2年底,中国各类养老机构有4万多家,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床位仅有380多万张。从数据上来看,养老产业是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养老产业的确已被不少民营资本视为企业未来的又一掘金点,需要考虑的是投资养老产业收益不会见效那么快。


目前,民营资本“进军”养老行业尚有很多制约因素,而养老产业是一个投资量大,需要持续投资、投资成本回收缓慢,在开发阶段就面临着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短期内甚至难以盈利的产业,如果民营资本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情况下即投资养老业,前期若没有政府扶持,很可能会因为养员不足,资金链断裂而垮掉。


当然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和有魄力的人,在养老产业发展初期即占领一席之地,在未来的竞争中可能更具竞争力。不过投资需要做好考察,比如选址,从环境的适合性、周边的竞争性都要考虑,在规模上也要考虑周边的养员人群数量,在定位上也要想好市场的需求。


随着国家加强养老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财政、金融及税费等相关配套政策有望逐一完善落实。所以,看好养老产业是选中它的未来发展趋势,要做好一个充分的市场规划和基本储备,急功近利是不可行的。


提问:沈阳对养老产业具体扶持政策是什么?●许艳丽 40岁,个体经营者,正在筹建养老院。


建民办养老机构有床位补助


回答:沈阳市民政局紧随国家政策方针,去年已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资助民办福利机构的实施意见”,确定要打破行业界限,开放社会养老服务市场。具体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


同时鼓励通过整合、置换或转变用途等方式,将闲置的医院、学校、企业以及各类公办培训中心、活动中心、疗养院、小旅馆、小招待所等设施资源改造用于养老服务。


目前,沈阳对于新开办的养老院扶持政策执行的是沈阳市2008年出台的“对新建的民办养老机构,2年内每年每张床位补助2000元”的政策。


沈阳市的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建立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新建一批大型中高档养老服务中心;每个区县分别新建一所中高档养老机构;大力扶持民营养老机构发展。


提问:医养结合模式是将来养老院发展趋势吗?


●张先生 沈阳馨如意老年公寓经营者,原来经营网吧,去年开始转做养老产业。其经营的老年公寓是经沈阳市民政局批准,集养护、托管、康复和上门居家养老管理系统院等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养老机构。


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回答:机构建设成什么,它应该针对刚性需求解决它特有的问题。老人尤其是年龄大的老人往往伴随着一些慢性疾病的出现,有的需要终身进行护理,所以养老机构离不开医疗机构,这种医养结合的模式是国家提倡的,也是现在发展的方向。


我们课题组在调研报中发现,一家老年公寓入住老人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其中90%以上的老人有多种老年病在身,而完全护理和半护理人员则占入住老人的75%以上,今后这一比例还将逐步提升。将医院和老年公寓进行一体化配套建设,为公寓配备经验丰富的老年病主任医师,医养结合模式,既解决了老人和家属普遍头疼的看病难问题,也为医院提供了相当数量并且稳定的病人。


医疗和养老合二为一,一举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问题,成为众多老年人及其家属的共同期盼。“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在探索中也遇到不少困难。比如缺少资金、不能获得医疗机构身份、不能纳入医保定点,是众多养老机构发展“医养结合”的“拦路虎”,但目前国家提倡发展医养结合养老院,并提出不具备一定医疗条件的不能开办养老院,所以在将来仅提供“一张床,一张桌”满足吃饭睡觉标准的养老院必然会被踢出局。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