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养老服务有望纳入医保支付
发布时间: 2016-06-12

太和养老网讯:昨天,在合肥市召开的社情民意座谈会上,发改委、民政、卫生、社会保障四大部门负责人齐聚,透露合肥市政府下一步在养老产业发展上的打算。
  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养老服务也将能纳入医保支付
  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朱正跃表示,合肥市将对养老机构举办的医疗性质的护理院或门诊,其住院、门诊费用按政策纳入医保结算。
  朱正跃透露,目前合肥市批准设立了一家符合卫生准入标准的护理院,该院正在筹备和整改之中,待其取得卫生部门颁发的“执业许可证”后将及时纳入合肥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范围。
  同时,合肥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也正在积极研究针对护理院的医保支付方式。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参考其他地区的做法,完善养老服务产业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
  合肥市民政局
  加快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有望年内出台
  合肥市民政局透露,紧跟着合肥市政府出台的《合肥市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2014-2020)》,该局起草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现在正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
  按照《合肥市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2014-2020)》要求,到2020年,所有城市社区拥有符合标准的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设施。
  目前,新建住宅小区每百户按照20-30平方米、已建成住宅小区每百户按照15-2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用房,由县(市)区、开发区统一管理。养老服务信息中心和呼叫平台,已覆盖了市属城区。
  同时推进国家智能养老物联网示范工程试点工作。建成213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台,提升城乡社区养老设施服务功能。推进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改革,推动民营养老服务机构集团化、品牌化发展,形成一批知名品牌。
  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社会资本建养老设施将开展布局落点
  合肥市发改委已经开展了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对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规模和布局进行统筹规划,为未来预留足够的承载空间,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此次规划编制在内容上将养老设施纳入“社会保障”专篇,设置层级分为省市、县区、街道、社区,并将社会资本建设的养老设施在区域上进行初步确定。
  合肥市发改委主任宋道军透露,目前,已基本完成规划设施配置标准、需求预测研究及项目库建设等工作,下一步将开展布局落点工作。
  今年,合肥市发改委和民政局还启动了2014年度全市社会服务平台认定与补助的相关工作,认定基本合格的8个社会服务中心、17个社会服务站将给予补助。
  能不能将医疗和养老结合起来,既有养老,又有辅助医疗?宋道军表示,合肥市推进机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特别是鼓励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建设。
  合肥市还将做好“十三五”的规划编制工作,将养老服务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支持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养老日间照料中心,满足居家养老管理系统需求。围绕适合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等需要,开发老人康复辅具、食品药品等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打造养老服务产业链,大力培育养老产业。鼓励竞争力强、有实力的养老服务企业走集团化发展道路,开展养老服务连锁经营。
  合肥市卫生局
  将建立老人护理等级评估机制
  合肥市卫生局透露,合肥市将加快医养结合综合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整合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统筹居家、社区、医院养老三个层面,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养老服务业集合到一起。
  建立老人护理等级评估机制。对老人生理、心理、精神等进行综合分析,科学评估护理登记。近期,合肥市卫生局将组织相关专家召开会议,对失能半失能老人评估标准制定的可行性、可操作性进行探讨。
  很多市民有这样的经历,在一家医院抽血化验的结果在另外一家医院又被重新开单子,抽血化验一次,主要原因就是检查结果在其他医院不认同。
  合肥市卫生局局长张晓庆介绍,合肥市计划加快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通过信息交换系统实现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标准化的电子病历等信息数据交换共享,实现统一预约挂号、双向转诊、检查结果互认等功能。
  张晓庆表示,合肥市探索建立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养老(护理)机构合作的协同体,实现资源有效融合。由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牵头,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加强合作,实现就地、及时的医疗和救治罹患急性、慢性疾病的失能半失能老人,逐渐形成“机构养老、基层首诊、分级诊疗、转诊康复”的养老健康服务新模式。协同体内的医师可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具有相应诊疗科目的基层医疗机构或养老护理机构作为多点执业地点开展诊疗服务。医护人员还可以定期到养老(护理)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坐诊、巡诊机制。患者也可以根据专科会诊意见,建立患者转诊康复通道。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