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地产真的能为养老产业带来幸福明天?
发布时间: 2016-06-05

太和养老网讯:房地产本身的不景气让更多的房企急于寻找新的出路,而养老地产这时候的兴起无疑让他们看到了新的市场,加上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涉足养老地产。

 

老龄产业曾因利润低而被长期忽视,如今为何突然火了?业内人士分析,国家对楼市的调控力度不减,地产商要开发商业楼盘,四大行不敢放贷,买地还频遭“地王”。但如果投资养老地产,银行愿意放贷,向当地政府拿地还能争取低价。

 

拿捏不好服务与开发,会变味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分析,国内养老地产主要有4种形式:在大规模居住区中建一块养老社区;在一般住宅区中配套建设养老公寓;专项开发老年公寓和配套设施;在度假旅游地产中开发养老产品。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如果开发商拿捏不好养老服务和地产开发的比重分配,结果都会变味。

 

美国、日本等国的养老城主要是通过为老服务盈利,老人退休后仍有较高收入和福利,足以承担较高服务费。养老服务产业的六成收入来自护理等为老服务,四成来自出租。而中国大部分老人退休后难以承担较高的养老支出,所以,地产商靠后续运营很难在短期内收回高额投资,只能通过卖房快速回笼资金,归还银行贷款。

 

全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傅旻认为,国内多数投资商对养老产业的理解还停留在靠概念卖房上,“养老”只是规避调控乃至博取政策和贷款支持的旗号而已。

 

居家养老管理系统结合社区养老是主流

 

老人怕吹空调,将采用地源热泵等方式,保持屋内恒温;房门较宽,便于轮椅进出;装一高一低两排电灯开关,方便轮椅使用者;步入式浴室无门槛,洗手台高度可调节;屋内安装紧急呼叫系统,老人可随时向老年服务中心呼救;采用风能、光能为主要能源,设置污水回收和净化系统,城外车辆不得入内,子女探视老人时,自驾车需停在城外,换乘电动车……

 

2006年,浦东民政部门曾组织千名老人到安吉试住,结果发现,90%的老人只能接受每月千把元的包吃包住价格,拿出几十万元甚至百余万元买房很困难。到2015年,老年人预计将占上海总人口的1/3,但其中仅5%能负担高房价。由此看来,养老服务产业的居家养老管理系统和社区养老相结合,才是主流。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