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养老助残卡升级“一卡通”
发布时间: 2016-06-04

太和养老网讯:养老助残服务券变卡后,对持卡者来说会有哪些变化?海淀的持卡人最有发言权。“解决了不能找零的问题”;“我的孩子可以拿卡帮忙买东西”;“子女在外地,不方便回家可以往这张卡给我打生活费”……自今年7月9日,养老助残券变卡在海淀区试点以来,便民效果明显。明年1月1日起全市推广的“养老助残卡”将再度升级,海淀区8万多张卡也将变新卡。


新卡会有哪些新变化?近日举行的“北京市养老(助残)券变卡项目”新闻发布会给出了答案:新卡将增加老人本人照片,芯片功能更加强大,除原有的养老券、银行借记卡等功能外,还增加了余额凭条打印功能,并预留市政一卡通乘车、医保结算等“功能区”,未来与相关部门数据对接后即可成为“一卡通”。


增加更多消费种类 7000多家服务商签约提供9大类产品服务


券变卡在海淀区试运行以来,根据后台的数据显示,在29个街镇中,学院路、中关村、马连洼等10个街道的消费比例较高,几乎占到了全部消费金额的7成;苏家坨、温泉等北部镇的持卡者消费较少。针对此种情况,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表示,今后将针对全市偏远地区持卡者开展团购活动。“如一个村有10个人都想买一种东西,我们进行统计后,联系商家定期送货物进村。根据大家的消费习惯,提供更多更优惠的商品。”此外,他还透露,不久的将来,还将开发老年旅游产品。


养老助残卡


券变卡后,最明显的变化是消费习惯的改变。“我们的数据后台显示,最近一名海淀的老人用卡在电脑上买了一款游戏软件,虽然只有几块钱,但能看出来券变卡后,老年人消费习惯的变化。”李红兵介绍,“券变卡”后,政府首次不再限制卡的用途,只要是签约服务商提供的商品和服务,都可以用养老卡消费。目前,已有7000多家服务商申请签约,提供9大类产品和服务,包括超市百货、食品烟酒、生活维修、美容美发、医疗医药、家政服务、生活照料、养老机构、文化娱乐等。


养老服务精准化 纸质养老助残券变卡带来多重好处


券变卡后,受益的不仅仅是持卡者,还有政府和商户。北京市社区服务协会副会长白强介绍,从老百姓的角度讲,解决了老年人、残疾人反映的纸质养老助残券不能找零、丢失损毁不能补办等问题。在使用的时候不仅能像以前一样购买养老助残服务,还可以购买需要的其他产品,只要是签约服务单位的POS机上都能用这张卡。如果居住的地方变了,也不再需要进行变更申请。每个月也不再需要现场领取,补贴额度按月自动打入卡内。


从商家的角度讲,解决了结算周期长、资金周转慢等问题,提高了服务单位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服务单位参与到服务队伍中,拓宽了服务单位的范围,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更多更便利的服务。


从政府的角度讲,不再需要政府层层发放并且回收、结算、销毁养老助残券,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提高了政府对养老助残服务信息化管理的精准程度,做到管理、补贴、发展、培育服务单位有据可查。


养老院就上【太和养老网】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