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 2016-06-03

太和养老网讯:近年来,忻州市举全力不断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支持力度,着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加强领导,落实资金。忻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忻州市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组”,将发展养老服务业纳入忻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加强对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并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同时,积极落实专项资金,2013年市财政下达五保供养市级补助资金367.74万元。2014年市财政预算安排五保供养市级补助资金370万元、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维修改造市级补助资金300万元。投入福利彩票公益金600余万元对全市的12个养老服务机构设施进行维修、改造,新建了繁峙县、原平市社会福利中心老年公寓。
  --全面规划,政策支持。忻州市今年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对金融、财政支持养老服务业,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税费减免政策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对养老服务机构用地、规划、建设、用电、用气、用热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对医养融合的鼓励支持办法做出了明确规定。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专门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和办法,为推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时,针对养老、健康服务业相关的价格调整做好备案和定价工作,在用水、用电、用气、用热等方面实行居民生活类扶持性价费政策,对6家养老服务机构纳税人按期办理纳税(零)申报,确保相关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促进全市养老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初步形成政府热心、部门齐心、群众关心的养老服务工作新格局。
  --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养老服务和康复是养老最基本的需求,全市积极探索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各类养老机构普遍设立卫生室,聘请有资质的专职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卫生、医疗等方面的服务。开通了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鼓励支持医疗机构增设老年护理机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社区35.1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了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
  --制度保障、试点先行。全市严格按照民政部《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的规定,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只要符合条件、符合规定的各种类型的养老服务机构,在准入方面都大开绿灯,并帮助协调城建、规划、土地等部门为其提供方便。去年以来,全市已为5家民办养老机构批准了筹建申请。为了积极探索和发展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的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今年还把忻州市康乐居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中心作为试点,建设城市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网络系统,目前网络终端和呼叫系统已建成,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正在对社区内的老年人口数量和服务需求进行摸底调查,以便为城市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截至今年12月,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85个,床位数7000余张,其中公办养老服务机构11个,床位数3000张;民办养老机构12个,床位数1500张;农村敬老院62个,床位数2500余张。5个批准筹建的养老服务机构正在建设中。同时,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和孤寡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全市兴建了70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解决了近万名农村老人的养老困难。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