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试水“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改革
发布时间: 2016-05-24

太和养老网讯:近日,高区国安医院建立的国安医疗养老院正式通过设立许可,成为全市第一家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这也意味着,“医养结合”的养老方式开始在威海市试行,可以在养老机构里享受到专业医疗,已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11月28日上午,和往常一样,东发老年公寓门诊内科医师于凯和护士一起来到老年公寓内,逐个为在这里养老的老年人量血压、测血糖,进行一系列巡诊检查工作。住在养老院的老人,身体多少都有些不适,而为更好地照顾有病情的老人,和别的养老机构有所区别的是,东发老年公寓专门聘请了3名医护人员设立门诊部,每周两次定期巡诊,并每天为老人们进行例行检查。
  办公室主任李玲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今年,东发老年公寓专门成立了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专业服务的康复中心,300余平方米的大厅内,四人站立架、平衡杠、矫正镜、多功能康复训练器、轮椅操作台等各种康复、训练设施一应俱全。
  今年63岁的李曰胜老人就是康复中心的受益者。他有脑血栓后遗症,行动不便,刚来东发老年公寓的时候,出来一趟得有专人照顾,平时大多是卧床休息,生活几乎不能自理。而如今,在康复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已经能扶着拐杖,自由地在室内行走,让人备感惊奇。李玲说,目前,康复中心有专门的医护人员,可以为老人们制订详细的康复计划,并指导老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提升他们目前的身体状况。而不亚于医院的配备设施如呼叫器、洗浴床、吸氧机等,让老人们在这里得到妥善和专业的护理。
  78岁的老人拐棍不用了,86岁的老人走半小时都不累……住在国安医疗养老院的几位老人,得益于养老院推行的医养结合新模式,加之医护人员的专业护理,身体机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
  今年78岁的衣凤仙身体一向不太好,尤其是腰腿不利索,平时走路都很困难。去年过年的时候,她回家住了一个星期,由于缺少专业的医疗照顾,腿肚子肿了一圈。来到国安医疗养老院,在这里,每天有专业的护工24小时陪护,楼下的国安医院还能给提供中药熏蒸、针灸等专业治疗,如今,她每天都要出去溜达溜达,锻炼身体。
  “衣姥姥”,这是国安医疗养老院的医护人员对衣凤仙的称呼,在这里,医护人员称呼养老的老人都是“奶奶”、“姥姥”等亲切的称呼。衣凤仙家里条件还可以,她在养老院住的单间,里面电视、洗手间等各种设备一应俱全,除了没有厨房,这里几乎就和家里设施一样。衣凤仙说,老伴走了,孩子们都忙,在国安这里,有人照顾,有人陪着聊天,身上有点小毛病,楼下就是医院,这样的精品养老服务就是她想要的。
  国安医疗养老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采用先进的IT技术手段,借助GPS定位仪等全方位实时监测老人的状况,把老人的生活信息利用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面向老人和家属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互联化、智能化的信息服务,并为每位老人建立医学档案,入住即全面体检,每年健康查体2次,包括血液、超声、CT等,录入信息库备查。养老院还提供专业营养餐单,还会合理安排老人阅读、书画、舞蹈、健身、娱乐等,促进老人身心健康,让老人体验到居家养老管理系统的乐趣,增加老人社会归属感,真正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鲸园街道的怡心为老服务中心,这里不仅有宽敞明亮的大院、专业设备齐全的起居护理室、配置丰富的康复医疗室、整洁便利的洗浴室,中心还和威海卫人民医院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医院将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到园每周一巡诊,半月一问诊。
  今年7月,威海市下发《关于深化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支持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融合发展。其中规定,没有设置护理院、医务室的养老机构要主动与周边医疗机构合作,签订医疗巡诊服务协议。
  威海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威海市区大部分没有条件设立医务室等的养老机构,都与周边的医疗机构后签订了医疗巡诊服务协议。由养老机构中的卫生保健员,每天向合作的医疗机构报告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确定需要重点巡视的老年人名单,医疗机构要根据养老机构需求,每天安排1名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为养老机构慢性病人、残障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巡诊服务。
  记者了解到,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切实加强养老机构医疗服务保障功能,威海市将深入开展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工作,逐步探索形成符合威海实际的医疗服务进机构的新路径。到2014年底,30%的养老机构实现医养结合发展,到2015年底所有养老机构均实现医疗服务全覆盖的发展目标。
  新下发的《关于深化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鼓励部分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发挥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通过转型、增设等方式,建设老年人护理院、康复院,转型为养老机构,实现医养融合发展。统筹做好新建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规划衔接,鼓励近距离规划、签订合作协议或通过将社区卫生机构设在养老机构内部的方式,形成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互补、互助、互动、互融的发展格局。
  威海市积极支持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规模在150—500张床位的养老机构,内部要设置医务室,达到《诊所基本标准》,有条件的可以设置护理院,或是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所)联建。没有设置护理院、医务室的养老机构要主动与周边医疗机构合作,签订医疗巡诊服务协议。基层医疗机构要突出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坚持主动服务、上门巡诊,开展慢性病管理,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和个性化服务;要推进全科医生团队家庭签约式服务,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络覆盖所有养老机构,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1次全面健康体检,将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纳入重点人群管理,每年开展4次随访服务。
  近日,威海市出台《威海市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实施意见》,自2015年1月1日起,威海市将积极推行养老服务意外保险制度,不断满足广大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增强养老服务行业风险防范和服务保障功能。
  根据意见,养老服务意外保险对象为,在威海市行政区域内,经民政部门许可,提供养老服务的养老机构,均可投保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养老机构须于每个保险年度起保日之前办理投保手续并缴纳保险费用,方可申请该保险年度的政府配套补贴。保费标准,各养老机构以办理投保手续当年的月平均入住人数为投保基数,保费为100元/人/年。
  凡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在机构住养、护理、活动时发生意外事故,造成老年人人身伤害,养老机构由此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由保险公司在约定的项目及限额内给予赔偿。具体包括:(1)人身伤亡(包括残疾和身故)保险金;(2)医疗费用;(3)住院津贴;(4)紧急救援费用;(5)法律费用;(6)第三者责任等。具体赔付项目及赔偿金额以正式保单为准。保费资金来源于市、区市(含国家级开发区)财政和养老机构自筹资金。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