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桐城市以“创新”促养老服务提档升级
发布时间: 2016-05-13

太和养老网讯:一是合理界定权责,推进“公建民营”试点工作。采取政府出资兴建,通过公开招标承租给具有一定资质的社会力量运营,优先满足城市“三无”、农村“五保”(特困供养人员)、低收入、失能、失独、高龄和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服务需求,并按照“管办分离”原则,实行主管部门主管(农村敬老院由同级镇(街道)主管)、其他有关部门协助的管理方式。同时在机构人员培训、资格认定、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与公办养老机构享有同等待遇。截止目前,该市累计投资3000多万元,在全市14个乡镇、街道及双新开发区建成公办敬老院16个,床位3050张。
  二是鼓励社会参与,探索“民建公助”模式。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营的原则,积极鼓励、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建设,不断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截止2014年,该市累计兑现财政补助资金约464万元,支持桐城市家和尊养、金神镇无限好老年公寓、青草镇康乐养老服务中心、鸿福养老院、夕阳红等民办养老结构服务运营,截至目前,该市民办养老机构床位数与公建养老机构床位数比例达0.93:1。其中,桐城市家和尊养老年护理院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标志着该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步入新的轨道。
  三是完善监督机制,规范养老结构管理,不断提升入住老人幸福指数。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加强对机构的管理、经费投入、收费标准、养老服务质量等开展考核。针对“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应依法取得《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并严格按照《养老机构管理办法》(民政部令第49号)有关规定执行。
  目前,该市已相继建立吕亭镇敬老院、龙腾街道敬老院、青草镇康乐养老服务中心、家和尊养护理院等22家养老服务机构,其中有16家为农村养老服务机构,5家为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共建设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数6000多张,床位数占老年人口数的5.4﹪,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能力达到40﹪以上。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