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灌云乡镇敬老院积极探索“以园养院”模式
发布时间: 2016-04-29

太和养老网讯:走进南岗乡第一五保养老服务中心,乍看去,与其他乡五保养老服务中心并无两样,但再往房屋的后面走,一个瓜果飘香、猪壮鱼肥的生态种植园豁然呈现,老人们或走或站正怡然自得地欣赏自己种植的一畦畦大菜、箩卜、黄瓜...该五保养老服务中心主任方怀琪告诉笔者,自2006年底以来,五保养老服务中心着力在院办经济上做文章,实行循环经济,利用院里的泔水喂猪,猪的粪种菜、喂鱼,兴种无公害蔬菜,搞生态养殖猪、鱼,进行了“以园养院”模式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蔬菜、猪、鱼除了“全天候”供应31名老人吃外,每年还可创收3.5万元。初步实现了县有关领导对院办经济提出的“充实钱袋子,丰富菜盘子,美化老院子”的要求。
  探索“以园养院”模式,以“经营”的思路办公益事业
  谈起进行这一“探索”的初衷,方主任坦言,如今,人们经济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如何让这些五保供养老人也能迅速、大幅提高生活水准?对于像南岗这样一个农业乡镇而言,仅仅依赖财政拨款,短期内显然难以实现。那么,能否改变等靠要的“传统”,探索一种新模式,以经营的思路为敬老院注入新鲜活力呢?在2006年任敬老院院长之前,他曾先后担任过三个村的书记,这让他在进行公益事业管理时比常人多了一些“活泛”。
  在征得党委政府的同意及大力支持下,他筹集资金,短时间内建起了有5亩多菜地、105平方的猪圈、1.5亩鱼塘的生态园。从此,每年一年四季老人都能吃上自己种的菜、养的猪、鱼,产品在保证供院里老人享用的基础上,每年外卖35头猪、三万斤蔬菜、数百斤鱼,年可为院里增加收入3.5万余元,全部用于改善老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念好科学经营“三字经”
  科学经营是盘活经济的关键,但在五保养老服务中心发展院办经济毕竟有其特殊性,因此必须在经营、管理上做好公益和效益相结合文章。
  笔者了解到,五保养老服务中心在推进“以园养院”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经营“三字经”。在经营思想上,突出一个“补”字。推进“以园养院”为目的,并不在于办成一个公司、企业,而是通过经营创收,弥补供养资金之不足,满足五保对象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在项目策划上,突出一个“实”字。五保养老服务中心开展生产经营,不贪大求洋,标新立异,而是因地制宜,从五保养老服务中心基础、生活需要、劳动能力等方面的实际出发,选择“人无我有、人多我好“的种植、养殖项目,脚踏实地,办出实效。在经营方式上,突出一个“精”字。实现管理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转变,以科学种植、养殖为支撑,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对生产经营精心策划,力求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提高老年人生活,减轻政府负担,生态园“效益”显现
  在生态园的养殖场,几位老人正将剥下来的菜皮喂猪。今年71岁王克明老人告诉笔者,有了这生态园好环境,看着敞亮,还能挣点零花钱,现在谈论谁种的菜好、养的猪壮成了老人们闲暇时的主要话题。而对于笔者“种地会不会给老人造成负担”的疑问,方主任表示,老人在这里参加劳动完全是自愿、量力而行,干的也都是像拔草翻地喂牲口之类较轻松的活,而且没有时间限制,愿干多久干多久,还会给予一定现金补助。
  笔者还了解到,随着收入的增加,在有了一定经济积累后,在明年升级改造增加40张床位完成后,中心将探索“一院两制、全托服务”的机构养老模式,在提高集中供养五保老人生活水准的基础上,拿出中心的空闲设施向社会提供有偿养老服务,不断提高社会养老水平,让更多的老人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作为一种新的探索,方怀棋主任坦言,目前“以园养院”这种经营模式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在资金投入、经营管理等方面也缺乏成熟的路子和现成经验,但毕竟提高了老年人生活,并逐步减轻社会和政府负担方面的效果正在显现。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