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养老应否由私企主导?
发布时间: 2016-04-29

太和养老网讯:英国一家养老院推出“母鸡老人”活动,让母鸡陪伴这些老人。活动组织者希望借此鼓励和帮助老人,特别是老年男性感受生命的活力。参加者在活动中学会如何照顾鸡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还能帮自己的鸡设计鸡窝,使这些住在养老院的老人们积极参加和自己相关的活动。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之一。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规模庞大,而且结构复杂。为了减轻财政压力,政府一度鼓励私营企业和机构加入养老计划。可是这些养老院近年来屡爆丑闻,暴露出政府与企业之间种种问题,为了让更多老人安享晚年,英国政府不得不开始对现有的养老制度实行进一步改革。
  个人被迫未雨绸缪
  与许多国家一样,英国的养老金制度一开始也是以政府扶持为主导,很少有人会为退休以后的生活而未雨绸缪、储存积蓄。然而上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滞胀,巨额养老金令国家财政入不敷出。为此,英国政府不得不改变大包大揽的做法,推行养老金私有化改革。
  如今,英国的养老金制度由国家养老金计划、职业养老金计划和个人养老金计划三大支柱构成。其中,国家基本养老金支付水平逐渐降低。而按照英国政府的规定,凡是在2016年4月6日前退休的老人,可获得113.1英镑/周的基本养老金,但前提是必须按规定缴纳了国民保险。如果符合相关规定,老人还将获得相应的职业养老金(即国家补充养老金)贴补。与此同时,为了填补养老金缺口,政府鼓励由雇主交纳的职业养老金逐步从国家体制中退出,并积极推动个人养老金计划,由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以房养老”个性化的养老金产品,个人可以货比三家、按需选择。
  政府有意放手令越来越多英国人的理财意识觉醒,更多年轻人为了能在晚年过得更安稳惬意,早早就盘算起了年老时所需的开销。
  政府投入越来越少
  英国老人大多不与子女同住。他们更乐意把自己的养老金付给养老院、疗养院等机构,在那里安享晚年。但如今英国养老院的收费远高于基本养老金,这令越来越多的英国人感觉住不起养老院了。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的疗养院、养老院从公立主导转向私营主导,目前除了依靠NHS(国家医疗保健系统)拨款维持运营之外,英国养老院将近77%是私营。一些优质的私人养老机构异军突起,它们为老人提供定期体检、服药指导、健康咨询、心理医疗,甚至老年婚配等各方面的周到服务。比如,英国萨福克郡的贝冷养老院,为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专门打造了一个“复古”乡镇,将上世纪50年代的邮局、商店、老式火车站候车室等场景搬进镇中,让他们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轻松生活。贝冷养老院的这份苦心受到了老人的欢迎。一位老人就常常坐在候车室的长椅上,向护理人员讲述自己年少时乘车旅行的经历。
  良好的养老环境当然是以高额的收费为支撑的。这些高级的养老院有些按周计费、有些按月收钱,但价格都令人咋舌。统计显示,自费养老院的平均收费为636英镑/周。这对于113.1英镑/周的基本养老金的老人来说,想要住好的养老院,只能靠卖房或家属接济。
  政府也考虑到许多老人无法依靠基本养老金安度晚年,制定另一个规定:资产不足1.23万英镑的老人可申请由政府支付部分或全部养老费用。但这个人性化的政策令英国养老市场陷入另一个困境:对于私营养老院来说,盈利是其生存的必要条件。如果老人不能自己支付费用,亏空部分必须由政府及时承担。然而,特别是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英国政府在养老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少,一些地方政府由于中央大幅削减拨款,要么关停公办养老院,要么拖欠老人的养老金补贴,导致许多私营养老院周转困难。
  日前,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的英国最大私营养老院“南十字”集团亏损逾3.11亿英镑,在集团下属40余家养老院中养老的3.1万名老人恐将无家可归。这件事震撼了英国全国,并引发保健护理等公共服务应否靠私人机构经营的争议。
  老人是直接受害者
  政府与养老机构在资金问题上的矛盾使得老人成为最直接受害者。
  以盈利为目的的私营养老机构,首先开始在人员培训方面“省钱”,原本个人承担的一部分养老费用也开始涨价,服务却不见提高。打开英国各大媒体网站,有关养老机构的丑闻从来没有消停过。有人甚至称,英国的养老机构根本就是“老人炼狱”。
  政府拨给的资金越来越少是英国养老机构丑闻不断的原因之一。2010年1月,《每日邮报》曝出伍尔弗汉普顿市议会为节省2011年的财政开支,不惜关闭公立的安德希尔养老院,逼迫5位老人在冰雪天地里离开,其中包括一名106岁的高龄老人。今年又曝出老人家属被要求支付额外的养老费用,却根本享受不到相应的服务。
  而护理人员人手不足、护理不当,甚至是素质低下更是养老院成为老人“魂断之地”的直接原因。
  据统计,2003年至2012年间英国共有1158名住在养老机构的老人因严重脱水而死亡,318名老人饿死或因严重营养不良致死。老人遭囚禁、呵斥、被迫服用镇定剂等虐待行为在各地养老院并不少见。75岁的丹尼斯·佩恩在养老院仅仅呆了3个月就被折磨得不成人形,他女儿在7年的维权路上四处碰壁。这则消息于2007年被媒体曝光后引发了英国人对养老院变“虐老院”的关注。然而,虐老事件从未停止。今年5月英国广播公司对英国养老机构虐待老人的情况进行秘密调查,又发现埃塞克斯郡一家养老院的女员工竟对老人使用暴力。
  为此,英国慈善协会一直警告政府,呼吁拿出解决方案。政府当局也开始加强对养老机构及雇员的审查,成立社会关怀委员会监督养老机构,并对其评级。
  英国计划延长退休年龄
  半个世纪以来,英国人的寿命一直在延长。英国国家统计局今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13年年中,英国人口达到6400万,比2012年年中人口数增加0.64%,约40万人。
  数据显示,英国人口老龄化仍呈上升趋势。至2013年年中,英国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100万,占总人口的17.4%,同比增长29万。有分析预计,2030年之前,50岁以上的雇员将占劳动力总数的近三分之一,8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翻一倍。这意味着用于老年人的社会福利和服务,以及退休金系统的支出将大幅增加,纳税人的负担将更重。
  截至今年8月末,英国养老金缺口达1706亿英镑。究竟该如何应对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以及越发力不从心的养老制度?
  2013年12月5日,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在秋季预算报告中说,应放宽英国人的退休年龄,可以在2040年左右将退休起始年龄提高至69岁。眼下,英国人退休年龄通常为65岁。而根据政府的既定计划,到2020年退休年龄将提高到66岁,2028年提高至67岁。
  为了让民众接受延迟退休的现实,英国政府也动足了脑筋:要求企业根据情况为老年人重新设计工作岗位,鼓励企业加强对老年人的技能培训,建议老年人从体力劳动岗位转到脑力劳动岗位,提高工作时间的灵活度。英国政府希望这样的改变可以让更多英国人接受延迟退休的现实,吸引老年人重返就业岗位。
  此外,英国政府也计划向公共部门的养老金制度“开刀”,降低高级公务员养老金水平,提高公职人员每月缴纳国民保险税的额度。
  然而,这些看起来很美的想法却遭到了反对。不得不承认的是,提高退休年龄可能对从事重体力、危险工作、低收入等预期寿命短的人群不公平,增加了领取养老金的难度。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