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试点公办养老院“公办民营”天津机构榜上有名
发布时间: 2016-04-29

太和养老网讯:“国字号”养老机构一床难求的现实状况众所周知,为满足老人想入国办养老院的强烈需求,天津市不断新建扩建公办养老机构,并尝试养老机构“公办民营”方式。近日,国家民政部将全国124家公办养老机构作为试点单位,推行以“公办民营”为重点内容的改革措施,天津市静海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榜上有名。
  近年来,不断有报道称,在一些大城市,要想入住国办养老机构,需要“排队”上百年,很多老年人慨叹“等不起”。在本市,记者调查发现,“国字号”养老机构虽然并没有测算过老人申请一个床位要等多少年,但是,排队等候的情况确实是普遍存在,一些市级国办养老机构近千人排队等床的现象已经持续了多年。针对老年人“心仪”国办养老院的愿望,天津市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就包括推行养老机构“公办民营”。这种模式就是政府投资兴建养老机构,具备专业服务资质的民间机构来运营管理。通过公开招标,选定具备实力、服务优质的民营企业与民政部门合作运营,实现政府支持、市场运作、企业化管理。民政部门制定了管理标准,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保证服务质量,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专业化、满足市场需求的服务。
  日前,民政部也在全国选定了124家养老机构作为改革试点单位。被列入试点单位的公办养老机构重点围绕职能定位、增强服务功能、公建民营等进行试点改革。本市静海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被列为试点单位。静海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是一座集光荣院、敬老院、社会化养老院功能于一身的综合型养老服务中心,可同时接收优抚老人、“五保”老人以及社会老人。作为试点单位,中心将落实改革措施,多渠道综合发展养老服务业,为全国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