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雏形初现
发布时间: 2016-04-24

太和养老网讯:今年以来,灌南县紧扣“发展老龄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题,通过有效引导、整合社会力量和服务资源,初步形成了互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全县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雏形初现。
  一是积极探索,实行“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通过购买服务,政府托底的“五保”、“三无”和特困家庭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照护职能由爱心医院承担,政府托底的困难家庭精神病老人照护职能由精神病人福利院承担等。通过以上有效引导、整合社会力量和服务资源,初步形成了互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其创新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先后受到了省市县三级人大常委会的视察组的高度肯定。
  二是提档升级,创建“星级”五保供养工作如火如荼。年初,灌南县政府召开全县星级农村五保供养服务中心创建工作会议,县分管领导与乡镇负责人签订创建工作目标责任状。几个月来,灌南县民政局积极落实会议精神,严格按照“三有三能六达标”标准,对全县11个乡镇五保供养服务机构进行建设改造,统一采购木床、木柜等设施,一手抓内部管理,一手抓硬件投入。每季度组织一次集中观摩,现场打分,现场公布结果,营造“比学赶帮超”氛围,目前,全县整体农村五保供养服务管理水平领跑全市。与此同时,与县督查办每月督查各乡镇房屋等硬件设施建设情况。通过“两手抓”,有效地推动了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勇于创新,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迅速。通过省补资金引导,全县居家养老管理系统发展迅速。近三年来,全县共发展居家式养老单位188家。通过居家养老管理系统这一养老模式的示范撬动,使养老这一新兴产业的巨大潜在市场被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所看好,更多的社会资源正在向养老产业集聚。
  据了解,截止三季度底,灌南县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10.42万,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29张。全县共有养老机构近200家,其中,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中心164家(省级示范性8家)、城市小型托老所12家、农村老年关爱之家12家;公办农村养老服务中心11家,集中供养农村“五保”老人944人,分散供养“五保”老人110人,集中供养率达90%,比例全市最高。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